第44章 第44章前事(1 / 3)

虽已是秋日, 但秋寒未至,屋里仍是闷得紧,闲坐着也能出一身细汗。因盛夏时贪懒, 没能去叶池畔赏一赏十里碧叶粉荷,有所遗憾, 裴家徐家几个小子趁着近日有空闲,约去叶池畔赏一赏秋日荷花, 聊补遗憾。

秋日荷花虽不及盛夏时的碧叶连天、荷花如锦,但胜在人客往少,别得一番闲趣。

不少的荷叶已经枯萎折倒, 与池面映,几托姗姗迟的荷花探出,正好点缀其。

“我晚。”

裴少淮朝池中亭子远远招手喊道, 后加快步子,沿着曲径,走过水上回廊, 才到亭子当中。

他等顺天府学散学才能赶,半路去一趟贺楼,故此晚一些。

裴少津、徐言成的早, 带两架食盒,几样点心、果脯和精巧吃食已经摆在石桌上。小言归坐在石凳子晃着小短腿,手里拿着个莲蓬,正在挖莲子吃,抬头喊一声“淮小舅”。

裴少淮『摸』『摸』小言归的头, 把带的食盒置于石桌上,言道:“我路过贺楼,添个吃食。”

“大哥且慢, 莫菜名,待我闻闻猜猜。”

言罢,裴少津鼻尖前摇摇手,嗅一口,已经有答案,道:“醉『吟』先道‘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眼下虽非夏日食粽之时,我等却有品尝佳肴之心……这里头装着的,是贺楼的招牌炙脆子鹅无疑。”一边一边替长兄打开食盒,果真是焦香蜜烧的炙脆子鹅。

裴少淮笑笑,揶揄他道:“你把这鼻尖本事放在笔尖上,也不至于总破题有偏。”裴少津破题偏两三次,便总让裴少淮与徐言成拿出打趣。

“大哥少编排我。”裴少津道,“这段时日,我可没再破题有偏。”

徐言成拿出两壶酒,言道:“这是我从老阿笃那讨的果酒,甜味胜于酒味,十分清淡,当作茶水喝也无虞。”

几人赏景闲聊,近的趣事,裴少淮讲府学里各『色』的人,谈十分畅快。

徐言成提议道:“趁着甜酒佳肴,咱们不若顽飞花令罢?”

“我也有此意。”裴少淮点头,抱怨道,“在府学里,上至山长教谕,下至学,皆视诗词歌赋为道小技,怕耽误他们作章,鲜有人与我探讨诗句,实在无趣。”

大庆读书人轻视诗,已经靡然成风。

徐言成看看满池的荷叶、几托荷花,闻荷之清香,于是道:“就以‘荷’为令,少淮少津意下如何?”

“唉——”裴少淮摇摇头,笑道,“人『骚』客历钟爱‘荷’‘莲’‘藕’,诗句词句信手拈,若是以此为令,怕是玩到入夜也喝不一盅甜酒。”

道:“眼下已经入秋,不如以‘荷’与‘秋’为令,看看谁想到的诗句更妙一些,如何?”

裴少津、徐言成皆点头。

小言归闹着一起顽,徐言成道:“倒不是不让你顽,若是你不出罚不酒,当如何?”

小言归托着己的脸蛋,道:“大不让你们揪揪就是。”

“这可是你的。”

三人皆被小言归逗乐。

“那便从我开始罢。”裴少淮道,“宋,于石,‘湖水亦随人改,秋光一半失荷花’。”

言罢,把酒盏移至津弟跟前。

裴少津想都没想,端起酒盏便移到徐言成跟前,边快嘴道:“宋,岳珂,‘好是初秋藕花候,蛾眉尊酒正宜’。”

“少津你也太快,怎不多给我些时候呢?”徐言成嘟囔道。

裴少津笑道:“大外甥有时嘟囔不如赶紧想罢,可别第一轮都过不。”

“有!”徐言成思索片刻后言道,“宋,黄庚,‘红藕花多映碧栏,秋风才起易凋残’。”

小言归似乎早有准备,稚声稚气道:“宋,林洪,‘烟杨柳一痕月,雨弄荷花数点秋’。”

裴少淮鼓掌道:“此轮若论意境,当属言归的最为贴合此此景。”

徐言成也赞叹道:“你小子可以啊,功课长进也太快。”

小言归却叹一口气,嘟囔道:“若是别的令,我或许比不大哥小舅,可荷花莲花……你们当知晓我在家里,日日听父亲拿这些句子讨母亲开心,想不都难。”

三人笑。

几轮下,小言归妥妥守住己的脸蛋被揪揪,徐言成喝五盏,裴少淮喝三盏,裴少津只喝两盏,还是故意喝的。

徐言成抱怨道:“我累死累活回想诗词答令,少津却像是手握诗词古典答令,信手拈,不妥不妥,实在不妥。”

谁叫裴少津背书背得极好呢。

顽好一,疲,徐言成起前几日的一件事,问道:“少淮少津,你们可还记得上回那个詹清远?”

裴少淮岂不记得,不就是那个出考场就打听他人考得如何的家伙吗?

“记得,礼部左侍郎詹大人的嫡长孙。”裴少淮应道,“你上回他院试落榜?”

徐言成点点头,继续道:“我前几日听见詹大人同祖父打听你们家,似乎……似乎有意与伯爵府联姻。”

裴少淮、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