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43章抄书(1 / 3)

朝廷曾下诏言:“惟致治在善俗, 善俗视教化。”命各地府衙修建府州县之,以兴教化,朝廷对官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礼、乐、『射』、御、书、数, 皆在教化之内,在顺天府里亦设有相应的科房教习六艺。

“欲成君子, 必先六艺”,虽有言如此, 但除了书和数,其余四艺基本退出科考之列,主流风气还是以研习八股文章重中之重, 所谓习六艺不过是承袭传统,个趣儿。

六艺每三五日才有一课,皆设在午。出身高门的子, 幼接触,不必也会。出身寒门的子,购置笔墨纸砚已是大花销, 又哪来的银钱买琴买弓,大多选择习吹笛,借府的旧弓体验一番, 也就罢了。

御马『射』箭就更不必强求了。

至于数科算,大庆虽未白纸黑字规定不考,然则近年的科考题目中鲜有出现算题目,即便是有也是结合策和判来出题,涉及的知识不乎是“乘、因、加、归、减、精”简单算法。

朝堂上, 算归于天文历法之官来辖管,此官又多以世袭替,然也就鲜有人立志于此了。

府的算科课堂上, 教谕来来回回讲“乘、因、加、归、减、精”,又举些计算税赋的例子,糊弄度日。

裴少淮分无奈,数科杂不受重视,已然成了风气,文人已形成惯识。他虽知晓算之重要『性』,可以他一己之力目前尚不能改变甚么。

裴少淮轻叹一声,取出白纸,尽力回想己前世过的一些算知识,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以备用。他不敢用世的符号来写,倘若被人发现,以“擅造妖书谣言”之罪名举报他,他的前程可就算是玩完了,指不定还要吃一百板子,下手狠一些或瘫或亡。

《大庆律》有言:“私家收藏玄象器、应禁之书,私习天文妖言『惑』众者,杖一百。”

所以裴少淮写得很慢,所记的内容也是深思熟虑过的,权当是数科课上消遣时间了。

……

刚府的头两个月,五名新秀才皆分规矩,巳时堂教谕升座,诸生行拜礼,拱手齐立,教谕言“坐下”方敢落座,书案上笔砚、书籍安顿得齐整。

讲授经义、八股文章的教谕毕竟是国子监抽调而来的,皆有些水准在身上,裴少淮每每听下来,总能发觉些可取之处。取百家之长以强身之短,倒也有虚度光阴。

可渐渐地,秀才们熟悉了府的规矩,在课堂上始呈现懈怠之态,习之事也有己的主意,常常有人前来点个卯便中途离去,课堂上也不乏低声交头接耳者。

散之,打着探讨问的旗号,结伴前去拜访曲居士一醉方休的子,不在少数。寒门子成秀才以,生活大有改善,怀里有了余钱,亦有不少人加入此列。

这日,裴少淮回到斋舍小院,恰好撞见有人与江子匀拉扯,言说要请他去贺相楼里讨论问,江子匀不肯,只推辞道己近来脾胃不佳,要留在府里静养。

“你若不去,便是不给同窗面子,只消过去坐一会儿,耽误不了多少时辰。”

江子匀仍是辞了,那人只得讪讪离去。

裴少淮见此,对江子匀的好感又添了几分,能不受人『惑』坚守本心的人,颇难得。

休沐的前一日,裴少淮正打算回伯爵府,恰巧见江子匀的房门大敞着,便敲门去与江子匀叙话。

江子匀放下笔,起身稍拱手,道:“淮弟这是收拾妥当准备回去了罢?”

“正是。”

裴少淮见桌上散放着许多誊抄好的书页,正在晾干墨迹,还有一沓已经叠整齐的,遂问道:“子匀兄这是在抄书?”

“近来功课不算紧张,替人抄几本书,聊挣几个钱来买笔墨纸砚。”江子匀轻松应道,“权当是温习书卷和练习书法了。”

江子匀的字端正微宽,笔划圆润,看起来很整齐很舒服。

大庆朝虽已大兴印刷术,但不少富人仍是更喜欢抄本,读起来更有韵味,书局雇佣书生誊抄书卷是常见的事。

裴少淮不曾缺过读书的银子,吃过这样的苦,是以,他有评论甚么。他同江子匀借了《周易》的读书笔记,又借给江子匀两本历代兵策简析,便不打扰。

裴少淮休沐回来,观察了好几日,发现事情好似有些不对劲。不止江子匀在抄书,隔壁几个斋舍院子里,亦有不少寒门子弟在替人抄书,他们只需要负责抄,书卷纸张会有人来送,抄完又会有人来收。

还有善作画者替人临摹画卷的。

裴少淮好奇一问,才知晓这些活计都是苏秀才给介绍的。这苏秀才三好几,早七八年就已经府了,已经成家,住在城内西北角,平日里极少来府,只有重要大典时才出现点个卯。

江子匀说道:“苏秀才与城南书局的掌柜相识,知晓我们几个手头不宽裕,便把活介绍与我们,还替我们抬高了文钱的价。我听了,觉得不是甚么辛苦事,能巩固问又能闲挣几个钱,便答应了。”

见裴少淮神『色』不太好,遂问道:“淮弟,此事有甚么不妥吗?”裴少淮虽比他小许多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