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32章大宗师(捉虫)(1 / 2)

这日散学时, 段夫布置完课业,轻捋胡须言道:“秋意正浓,天朗气清, 此等秋景自辜负,正是登高望远旷心神的时候。”

三个小皆以为夫又要带他们出去游玩了。

谁料夫转而道:“明日休沐, 我去芒山寺同吴先探讨画艺,少津明日辰时前过来, 同我一起过去。”

自上回得了吴老道的苍松图,段夫便与吴老道结了缘,时令仆从抬他上山与吴老道会面, 成了知己。

裴少津微微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又见夫望向他, 作揖应道:“是,夫。”心中疑『惑』夫此次为只带他一人。

归府途中,裴少津将疑『惑』同大哥说了。

裴少淮应道:“夫自有他的深意, 只管跟着去就是了。”

……

翌日一早,段夫带着裴少津上山。入了芒山寺,只见吴老道的画室里纸屏石枕竹方床, 十分简洁,独有案上铺开的宣纸、丹青砚墨有散『乱』,又飘着淡淡的檀香,叫人心神舒坦。

吴老道取出许多画作,与段夫一同赏析, 相谈甚欢。

裴少津只在夫身旁静静听着。

酣畅淋漓聊完之,吴老道注意到裴少津,笑呵呵对夫道:“段先, 带的这小倒也有趣,小小年纪坐在这里静听了两三个时辰发话,竟没有乏困。”

段夫笑着应道:“他求知心,便是再说上两三个时辰,他也能听去。”

“段先教的学都是妙人也,能有如此心『性』。”

段夫笑笑没有再回话,见时辰差多便请辞了。

山的路上,段夫开始同裴少津说话,先是问道:“少津,今日赏画,曾学到甚么?”

裴少津想了想,应道:“笔法用彩是手法,意境是作画的精髓,吴先年轻时游历各地,博览天景观,笔方能如此熠熠辉。”

段夫颔首,赞赏道:“的悟『性』很好。”

裴少津主动说道:“学明白夫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夫『吟』诵了陆游的两句诗,解释道,“读也是一样的道理,单单从上获得学识是够的,哪怕日诵千卷,若是得其意,也成了心中的经论。”

段夫轻轻点了点裴少津的头,道:“卷典故,八股制式,只是文章的手法,文章的精髓在‘意境’,想同别人说甚么,自己首先要有真知灼见,眼缺的就是这个……偏偏这个是最急得的。”

段夫最点明意思:“少津,近来有急于求成了,读是一朝一夕的事。”

裴少津垂头,说出了自己的心意,道:“我想跟上大哥的步,想落。”

“人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天底的桃花,是非得同一个时节开的。”这回,段夫没有深入解释,只问道,“少津能想明白吗?”

青石阶上,裴少津放慢了脚步,看向夫点点头,应道:“学明白了……夫是说,学没到开花的时候。”

段夫欣慰笑笑,道:“好孩,能有此毅力悟『性』,做甚么都无需急的。”

自今日一游以,裴少津写课业、做文章之时,明明已经沾了墨,笔尖都要触及纸张了,他却停了来,将笔搭在砚台上,闭目沉思。

写出来的句果真多了深意。

……

又是一年秋闱时,京都之中到处见赴考的学。

放榜之日,已过了午时,看榜的人几乎散尽,裴少淮从局购归来,恰好路过,便凑热闹上前看了一眼,看看京都城里有哪相识的人上榜中举。

巧遇见了李三郎李水,他也在看榜,想必是参加了今年的秋闱。

裴少淮扭头便走。

“裴且慢。”李三郎在背喊道,急急忙忙跑过来,面『露』惭愧之意,支支吾吾想问又好意思问,终是心中有念想,开了口,“许久没听到贵府三小姐的消息了,曾有甚么事?”

巴巴望着裴少淮,眼眸中带着忧虑。

“大庭广众之,听他人府上未出阁的女,恐非君之举,请自。”裴少淮客气道,与之纠葛,甩袖离去。

“是我唐突了……”李三郎在头喃喃道,脸『色』讪讪又羞又愧。

……

段夫明白裴少淮准备提早参加院试的心思之,提点他道:“既已定主意,学问也到了火候,便去搏上一搏罢,岁末督学大人归京考校员学问,勿失良机。”

“学省得了。”

十一月,府衙张贴告示,说顺天督学大人自北直隶其他各府巡查归来,日要在顺天府学里讲授经学、组织员岁考,再临场考校员学问。

裴少淮等三人虽在府学上课,大宗师的讲座岁考,却是一样要参加的,否则会被革除“童”的名头。

消息一出,顺天府辖内的众多员,纷纷赶往府学,临时住在周边等待大宗师的到来,十分积极,只督学大人是来年六月院试的主考官——哪个员想在大宗师面前讨个好印象呢?

初五这日,裴少淮等三个小穿上童服,与其他童一道在府学外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