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战火烧到眉毛(3 / 4)

混在北宋末年 土扒鼠 5750 字 2017-12-17

唐十一只想一心发展军力,为马上就要进行的大战做准备了,自然没想这么多。在听到薛嗣昌的提醒后,也觉得自己这么做有点欠妥,不过也顾不得许多了,谁特么爱嚼舌头就去吧。

时间如梭,唐十一总觉过得太快,总觉需要做的准备太多,总觉留给自己的时间太少。

除了加紧训练,粮草的准备工作也同时在紧密进行,为此,唐十一又是不惜血本的出私钱花高价抢购。

另外,一个重大的喜讯是,牛东竟然成功试验出了铁皮雷。

唐十一对试验的结果极其满意,猛夸了黑大个一通,直赞这小子有前途。兴奋之余,将所有的家底都掏了出来,在疯狂购进铁料的同时,几乎将太原府的铁匠全部高价雇请到了代州。

在大量制造铁皮雷的同时,唐十一还试着让牛东研制手榴弹和手雷。

唐十一对这两件东西的描述,又将牛东惊得不行。这特么自己刚刚没黑没夜的搞出铁皮雷,这小子马上又将重担压过来了,听着这两样武器在对敌时要远比铁皮雷威力更大,也更灵活方便。虽然觉得难度极大,但有了石头雷和铁皮雷的成功研制经验,牛东也是信心满满。

转眼就是春节了。

好快啊,唐十一直感叹不知不觉就春节了。

夜间,唐十一和王机等代州一帮高层站在雁门关高高的城门楼,放眼远眺。

如斗的闪闪星辰仿佛伸手可及,猎猎的北方直往人肺腑里钻。

但众人丝毫感觉不到寒意,相反,每个人的心里都是火热火热的。

因为,综合各方最新消息,一场大战近在眼前。

先说大宋高层,虽说最高领导者赵佶,一直梦想着收复燕云故土,但其实这样柔弱到骨子里的书画皇帝,对与辽全面决裂以武力收复燕云,一直是举棋不定的。

直到十一月底,赵佶才下令将被扣押了近一年的辽使放回,虽然让辽使带了国书回去,但并没表明和金联合出兵之事。

话说辽使从山东出海,回到金国后,正好赶上过春节。

李善庆和散都等人自然将在大宋的遭遇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通,并言明大宋暂时没有联合出兵的打算。

金主阿骨打及一批高级将领给气得不行,直骂宋人是言而无信的小人,但都深知宋人这是打的坐山观虎斗的美意。

阿骨干当即决定,好啊,你们宋人不敢出兵,我们女真人自个打自个的,看到时谁后悔。

于是,春节一过,金国就调兵遣将,对辽国发动了猛攻,并很快兵临武州,直威胁到辽西京大同。

为保重城大同无失,辽国高层自然是调集周边兵马火速驰援。

与大同相邻的朔州和应州等地自然得到了派兵增援大同的紧急军令。

其实,代州和武州最近一连串的反常之举,早就传了朔州和应州。两州守将开始也是大吃一惊,特别细作探报,宋军似乎在打朔州和应州的主意,极可能对两地发动突袭时。

朔州守将耶律洪和应州守将萧灼交换意见后,虽然觉得这可能是宋军故意放的烟雾弹,因为两人深知,宋辽若是开战,宋军的主攻方向一定会是东路,宋军首先会攻取燕京等地,而不会费力的从荒僻的西部开打。

两人也不敢大意,不约而同的将城防警备提升了数个等级,并做了应对宋军突袭的准备。

不过,随着北方战事吃紧,特别是突然得到增兵大同的紧急军令后。耶律洪和萧灼还是有点措手不及。

同样,金军势如破竹的猛烈攻势,也将大宋高层惊得不轻。

大宋对辽金形势的剧变明显估计不足,没想到那个眼里的强辽竟如此不经打。

特别是当得知金军已沿燕云北部地区一路西进,直杀到重镇大同时,大宋高层更是坐不住了。

赵佶甚至有点不敢相信金军的攻势,当对该消息反复核实后,确信金军果然已经兵临大同后。是彻底坐不住了,他担心金军拿下大同后,继尔会将整个燕云地区都给吞进去。

于是,大宋高层经过紧急磋商后,终于决定出兵。

而唐十一在得知朔州和应州分出大批兵力前去驰援大同时,也是大吃一惊,同样没想到金军的进攻如此迅猛。

想想大同与代州仅距三百里,金军若是攻取大同,即可直接挥兵南下攻取寰州、应州和朔州等地。

卧槽,想到马上就要与金军面对面时,唐十一也是忍不住直冒冷汗。

所以,虽然春节是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但唐十一和代州众将士却丝毫没有过节的心思。

于是,在这个本应喜乐祥和,万民同乐的节日里,唐十一等一众代州高层爬上了雁门关。

随着辽金最新战情的不断传来,代州众将士站在寒风呼啸的雁门关上,个个面色凝重。

“战火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