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战火烧到眉毛(2 / 4)

混在北宋末年 土扒鼠 5750 字 2017-12-17

到这柴洪兄弟平常给大大咧咧,跟街痞似的,没想到在军事上还很有想法啊。

接下来,众人又来到军事指挥室。

对着室内中央大桌子逼真的沙盘军事部署图。

柴洪和几名宁武将校又是大吃一惊,直觉这是新鲜好用的玩艺,这上面山川河流,隘谷度口,兵力布置等等,可谓是一目了然啊。

“卧槽,你们这是怎么想出来的啊?”柴洪等人直惊叹不已,打定了主意,回去也要照葫芦画瓢的弄一个。

接下来,众人又围绕联合演习的一细节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唐十一干脆令人去烤了大量的肉串过来,于是大家边啃肉串边交流个不停。

直到天黑,柴洪等人才意犹未尽的上马回了宁武。唐十一派出一队精骑护送出界。

从第二天开始,两路军士就先开始了磨合训练,加入的军士也是从少到多。

宁武的军士数量和代州不相上下,也是大约四千人,但骑兵只有两千不到,这还包括不久前得到的那千骑。

磨合训练了一段时间之后,在开始最关键的对抗演练时,马上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比如在模拟最简单的两军对垒时,所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是队列阵型问题。

唐十一和柴洪、王机等一干观摩的将校,对这些问题也是震惊不已,心想看着演练挺象一回事,只是模拟交战怎么会出这么多问题。不难想象,如果换到真正的战场上,那问题将更严重。

经过一段时间的正面对抗演练,和突袭与防突袭的演练。

之所以反复进行模拟各种两军相遇情况的作战,不光是磨炼军士们的神经,更是将演习中所出现在问题和需要注意的关键点都印在脑子里,这样,在真正对敌时,才能少犯错少流血少牺牲。

考虑到以后对辽作战时,少不得攻城掠地,于是唐十一等人自然将攻城作战放在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城防和攻城都是宋军的长处。

不过,还是那句话,边防军久不经战火,必要的攻城演练必不可少。

唐十一听说过,曾横扫天下的成吉思汉的铁骑为了攻取西夏,事先就曾进行过长达一个月的连续攻城演练。

何况,以现在的宋军实力,又如何敢说比以后的元军还要牛逼,先不说以后,就说摆在家门口的两座辽军城池——朔州和应州,都是兵多将广,城高壕深,易守难攻的。

而以代州和宁武现在的力量,若是主动进攻朔州或应州,可以说毫无胜算。

两部的高级指挥官,围拢巨大沙盘前,这座沙盘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已经将周边的宁武、朔州和应州等地都包括进去了。

负责情报收集的史玉胜率先简要的介绍了下辽军两城池的驻军防守情况。

单从兵员上讲,朔州和应州两处的兵力就有将近两万人,要远远超过宁武和代州的总和。

当然,这没将驻有重兵并可随时可前来支援的太原算进去。

唐十一本能的对没有打过交道的其他部的宋军没多少信心,所以,从一开始的准备工作起,及接下来的一些军事展望,就是建立在本州和宁武的联手之上的。

唐十一等人听了史玉胜的汇报,也是个个面色凝重。

“唐指挥,咱们不可能单独打朔州和应州的吧,战火一起,太原的重兵肯定会拉到第一线的。”柴洪首先提出了自己的疑虑。

“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何况咱们面对的是机动性极强的辽军,这不比江南方腊的那些义军,所以咱们还是要做好各方面的心理准备。”唐十一说道。

因为自己深知几个月后,数十万宋军攻打没落的辽国,竟遭惨败。这也是自己对其他各部不抱什么希望的重要原因,可仅凭代州和宁武的薄弱力量,又肯定不会有太大的作为。这也是自己纠结蛋疼甚至是迷茫的根源啊。

“如果我们真能拿下朔州,然后再夺取其西北处军力相对弱小的寰州,然后就可以往北直接威胁到辽西京大同府,而向东就可以直取应州。”史玉胜豪气的指着沙盘道。

众将士点点头,无疑,都认为本路若是开战,第一要夺取的就是朔州。

唯有呆一角落象局外人似的王都监阴沉着脸,心里将众将士鄙视了个遍,心想就这地的军士也打朔州和应州的主意,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代州和宁武一连串的动作,自然早引起了一路总管薛嗣昌的关注。

总之,薛嗣昌对两部大胆的举动深感震惊的同时,也是很忐忑,毕竟放眼整个大宋,还没有哪个武将敢如此搞过。特别是代州的唐十一,这小子竟私自出巨资建设军队,这往好了说是一心为国,可话说回来,这军队乃是国之重器,你小子个人出资搞军队建设意欲何为,恐怕会给一些别有用心者以口实,你小子这是在邀买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