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寒门郝氏(1 / 2)

黄昏时。

唐西收到了一份来自龟兹的斥候奏报,说是唐西离开后,贺南风全军出击,分五路大军猛攻城防,一度烽火连天,硝烟四起。

而龟兹守军仗着坚固城防和上下一心的团结,虽犹有损伤,但也算成功抵御住了攻击,甚至还组织了数次的反攻。

利用城下地底复杂的地道网络和唐西设计出来的铁甲战车,复用“牦牛大军”的策略,令官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贺南风继而转攻为守,兵围而不动,切断城中补给线和截断水源,试图让镇西军不攻自破,并大肆掘地找出地道口,以毒攻、火攻的方式限制守军的奇袭。

两方忽而形成了某种僵持的局面,但唐三彩在来信中猜测,贺南风采取以退为进的方式,似乎有故意拖延战局的意思。

以官军的优势兵力,不该一攻受阻之后便改变策略,只需不断猛攻,即便是以二换一的代价,不出数月,龟兹也必然城破。

贺南风此番“舍近求远”之举,深有留手的嫌疑。

而这在唐西看来,恐怕是自己对贺南风说过的话,隐隐起到了效果。

像贺南风这样的封疆大吏,又手握兵权,没有哪个皇帝不心存忌讳。用人之际,朝廷可能会授以重任,对之推心置腹。

然,一旦天下太平,或者隐患根除,朝廷必会加以限制,甚至会投闲置散,收回外放的兵权和特殊优待。

换言之,有唐西的镇西军在,他贺南风就有用武之地。若不在了,他便有可能会被夺去目前的所有兵权和优待,乃至被排挤成为下一个“唐西”。

正如唐西所说,镇西军亡后,以女帝对待唐西这个前任侧圣的手段,她会如何对待贺南风?过河拆桥,乱平将死的典故,在大周千年的历史溯源中比比皆是。

贺南风为求自保,故意拖延战局,也属“必为之”的无奈之举。

镇西军存活越久,就说明他贺南风的用武之地就越稳固。他浸淫官场多年,官至一方节度使,岂会不知唐西此前所言“言之有理”?

不过,不论如何,贺南风能留手,对唐西和龟兹守军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

而唐西更看到了贺南风的另一种“可塑性”,此人能想出拖延自保的方法,说明他对朝廷之心已有动摇,是有条件可收服之人。

但,唐西要让贺南风暗地里改变姿态,成为他一方的人物,仍需表现出足够的实力。

又过了两个月。

秋考将近,唐西便决定此时出发。

在此之前,他对愕多勒留下了交代,对外宣称:唐西背弃龟兹守军,不仁不义,杀药王谷众人,连跟随多年的忠心侍从也没有放过,乃无耻小人。

后,又以万余千牛卫献降于碎葉城,换取了容身之地。然,碎葉城守军不齿唐西“小人行径”,遂将之驱逐至碎葉城更西边的大漠,生死未卜。

如此安排的原因,是故意正中李禾禾的下怀。她要让唐西身败名裂,无立足之地,唐西便顺势而为,以此隐去行踪,改头换面重生。

医疗舱拥有3D打印的功能,出发之前,唐西打造出了四副硅胶人皮面具,进行外貌上的伪装。

此行,也只是带了“银剑小队”的成员而已,小队的武器也被装入了一口大箱子里面。

是夜,有雨。

十一人趁着雨夜的掩护,悄然从碎葉城出发而去,目标却是龟兹城方向。

依照唐西所言,他们的身份虽已经设定好,但要经得起查验,仍需一个人的帮助,方才稳妥。

而这个人,就正是贺南风。

对此,霍芊秋犹有不解道:“贺南风算是对头人,他岂会帮助我们隐藏身份?还有,你打算在哪里以书生的身份进行科举?”

唐西笑道:“贺南风自然不会无缘无故帮助我们,所以我们需要给他一个理由。至于今年科举,哪个州郡会突起一名叫郝仁的青年才俊…大概只有羌州最为合适。”

霍芊秋又道:“为何是羌州?”

唐西看着她,缓缓道:“羌州是晋王妃岑岚的老家,她于长安行宫蜕下人皮后,莫名失踪,背后必然深有缘故。她若未死逃走,羌州是她最有可能的藏身之地。我们先从她身上着手开始计划。”

“而且,我们的新身份出处,也正是在羌州。”

……

两天后。

来到龟兹城外八十里处,唐西在一棵大漠枯树下,找到了一个地道的入口。

地道中,已有几人在等候。

见到唐西后,行礼作揖道:“少主,事情已经准备好。由此地道,可直通贺南风大帐附近的地下。”

唐西点了点头:“我让你们暗中新挖的这条地道还没暴露吧?”

镇西军的接头人回道:“没有。少主放心!”

随后,唐西让银剑小队的所有成员,快速换上一身夜行衣,并准备好枪支武器,吩咐道:“入夜以后,我和老裴潜入官军大营,伺机擒住贺南风。剩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