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木棉(1 / 2)

出了清波布庄,李明明跟李禄来一路走到这西市的尽头,果然就如那小掌柜说的一般,居然有好几家木棉铺子,这店铺都开在了一起。

居然这么豪横的开,想来这木棉也真的是这时代民众们都需要的东西。

俗称刚需!这种刚需物品就不愁没有人买!

李明明站在门外看了下,然后果断选了一家有女店员?的木棉铺子。

这木棉倒是不像布匹是展在货架上的,而是装在了一排排的高深度的宽篓子里,一篓篓并排放着,这货架也就两层,每一层都并列放着那样的宽篓子,应该是为了避免这棉花被弄脏,这每一层的篓子下面还垫着布料。

这店里也就这一位女店员,李明明大大方方的进去,然后先看了看这宽篓子里的棉花,雪白雪白的,嗯!是跟她前世见过的棉花一般样子。

可以放心大胆问了!

“掌柜的,这木棉怎么卖啊?”李明明单刀直入直接问。

秀气的女掌柜看到是个小姑娘来问木棉价格,诧异了下,这木棉价格在普通人家庭来看也不便宜,这小姑娘看着甚至不像是普通家庭的样子。

嗯...有些寒酸...

然后女掌柜又看到了门口陪着李明明一起的李禄来。

别怪女掌柜刚注意到李禄来,实在是这李明明的身姿体态走的不瑟缩,看着倒是落落大方的。

起码不像看起来表现的那么穷酸的样子。

但是女掌柜还是和气地回复了李明明,“姑娘,这木棉直接卖是六十文一斤,若能一次就买到十斤以上,可以折价到五十八文一斤。”

虽然李明明现在口袋里有钱,但是这木棉的价格还是让李明明有些吃惊。

这古代的木棉倒是不便宜。

她可是记得自己以前在现代老家的时候,家里床上弄的那大棉花被,一条就十来斤,大冬天晚上盖着真的是又重又暖和,非常有安全感,一丁点也不冷,早上起来手脚都是暖呼呼的。

大棉被还经常会垫一个在床上做褥垫子,这样睡起来也更舒服。

也就是说她要是想做个四条十斤的大棉被得用上四十斤的木棉,这要是单单只用木棉的价格来折算,也得是两千三百二十文的价格了,这还不是人手一条大棉被的情况了。

这古代人这么能生,要是搁在人口更多的人家,这人均一条大棉被,这棉被都是值钱的玩意儿了,这平时出门都得锁好房门,否则都担心被人偷走!

但是这棉花肯定要买,李明明想了想,回道“我想先要五十斤的木棉,掌柜的能再算便宜些么?”

女掌柜倒是并没有抱什么幻想这姑娘能买木棉,甚至居然买的量都有点惊到她了,这一般人家的贫穷姑娘家可没有这银钱,也没有这魄力啊。

难不成是她看走眼了?这姑娘其实只是穿的过于穷酸了些?家底并不是很差?

“掌柜的?”李明明发现说了一遍,女掌柜就愣住了,没有反应,但是她的反应也不像是嫌弃她买不起的样子。

“这姑娘如果一次性购买五十斤木棉的话,按照折合的五十八文一斤的话,本该收姑娘两千九百文钱。不过您这量不少,最低我就算您两千八百文吧?不过后面的价格真的不能再少了,这马上过冬,本来这木棉也不太好收,今年也是个干旱年,什么作物都不好长呢。这木棉价格也是水涨船高,您现在来买也是合适的,否则真正到了冬天,怕是这价格还要再涨些。”

女掌柜慢慢跟李明明解释。

李明明点了点头,这木棉到了冬天会涨价她是信的,无论是什么东西,反季节买总归是要优惠些,到了正当时的季节,要是供不应求,那价格更是要飙涨了。

不过女掌柜的话倒是提醒她了,这木棉到时候不仅要涨价,关键是可能还不好购买了。

想想这冬天,山路得多难走?

李明明想了想,这五十斤棉花也就够四条足斤数的大棉被吧?但是全家还有这么多人,棉袄还没着落呢,可不能真听大哥的,用那些轻飘飘的柳絮棉絮做填充物。

只是不知这做成年人的一件棉袄需要多少棉花?这可真的是触及到了李明明的知识盲区...

想到这里,李明明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掌柜的,向您打听个事儿,我想知道这一个成年人如果想要做一件棉袄子,大约需要多少木棉呀?”

“您是想要将木棉塞进布里做棉袄是吧?若说以您的体型来看的话,这两斤半的木棉做一件您能穿的袄子已经是绰绰有余了。不过若是以您外面这位家人的体型来看,怕是得要四斤才能做上一件。”

李明明了然的点了点头,大约心中有了数。

如果按照大姐需要三斤木棉,大哥需要四斤木棉,爹娘加起来七斤木棉,还有小四弟两斤应该足够了,再加上小五弟的小棉被一斤木棉该够了,也就是再多买个十七斤木棉肯定是够一人做一身棉袄子了。

“多谢掌柜的,那就帮我直接算七十斤的木棉吧,您看看最低价格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