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1 / 2)

李富来刚听到李明明说什么学政要严抓严打收受贿赂,就感觉简直荒谬。

这一个毛丫头,屁大点字都不认得,她能知道朝廷这种机密事?

李老太太也是将信将疑。

“奶,二叔,你们可别不信,我这也就是运气好,偶然听到的。而且这还得亏是我昨天刚巧就去镇上买粮食!”

李明明表现出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样。

李富来有点迟疑,“你,到底从哪个渠道探听到的?”

“就是西市不是有个很出名的如意楼嘛。据说那可是整个临渊镇客流量最大的酒楼了。

我估摸着是最近学子们要开始县试了,很多人呢就相约在如意楼探讨探讨,真是好不热闹。

正巧,我跟大哥路过门口的时候,就刚好听到他们在讨论这件事。不过,这么大的事情,二叔难道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李明明适时露出疑惑的表情。

这可真不怪李富来,要说他有些读书人的假清高,但是他也是真没钱。

这杏林村跟临渊镇一来一回也不近啊,可要真让他自己经常走着来回去镇上,还去那费钱的如意楼?

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所以,这个消息,他还真不知晓。

当然,他也想去多结交一些有门路的学子啊,但是没钱啊,哪儿有空去进行这古代社交?

没钱还说个屁社交啊!

“所以啊,二叔,您这没借到钱去打点,侄女儿可是误打误撞救了你。

您想想,要是您真去打点了,被有心人一抓包,保不齐这时候就是求到爷奶家出银两来赎您喽。”

随着李明明越“深入”分析,李富来后知后觉出了一身的冷汗。

是啊,要是真被抓到了,不仅一世英名尽毁,恐怕这声名有了污点,这以后秀才还怎么去考,不得让人唾弃死?

在周武朝,若是被抓到贪污或者收贿受贿,有了这样的罪名,基本上仕途也就到头了,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进益了。

据说周武朝的这个皇帝,最痛恨的就是这样的人,因为在他登基之前,因为这种风气,一度让他在登基时国库空虚…

所以…

李富来听到李明明提到如意楼,这已然已经信了一半。

毕竟,这小丫头片子哪里能有那种见识,如果不是真探听到什么消息,凭借她的脑子,料想也扯不出这么高深的谎言。

若让正“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李明明本人听到她这便宜二叔的心声。恐怕就要说,在下不才,最擅长的就是扯谎了。

而李禄来:“……”

麻了,我跟三丫头何时路过的如意楼,我咋不知道?

我失忆了?

这李家老太太一听,那还得了,这怎么送了钱反而要去坐牢?

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所以说,那这钱其实二叔也没必要借了嘛,反正这次的县试据说很严格的,凭咱们二叔这真材实料,没了这些学渣们今年作弊,咱二叔肯定能堂堂正正考到秀才的!”

真*一本胡说*笑眯眯*李明明。

“对啊,老二家的,既然这三丫头说的可能是个真消息,那咱们不能趟这趟浑水了,还是别送了,娘怕。”

李老太太拍了拍胸口,还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

李富来虽然信了李明明的话,但是这本来要到手的钱,就这么飞了?

搁谁,谁乐意?

“但是吧,这去打点的钱不要了,这赶路住宿的盘缠,我的确囊中羞涩,您看…”

“二叔,我跟大哥昨儿个都去过镇子上一趟了,这来回你只要早点出门,走路到镇上也不远,我一个女孩子都能走呢,您肯定也不成问题。”

李明明还是笑眯眯建议。

“再说了,我昨儿个不是还了五两银子给奶么?

实在不行,您就先借奶的,等考上秀才,再还给奶呗?”

李明明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想法,给李富来出主意。

眼看着从老大家借钱无望,李富来有点丧气,但是被李明明提醒了。

对啊,好歹从老太太这里拿了五两,不用打点,这点钱用来去考试吃喝,应该问题不大。

老三一家听到这里,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借钱是借不到了,他们也啥都捞不着,白赶趟了。

但是,郑秀秀不死心。

“三丫头,你不是说你家这母羊要产崽子了么?这产下来的羊崽子要不然回头送给我跟盼盼蓉蓉养吧,家里这些丫头片子成天只知道吃,一点儿活计没有,也算给她们找点事儿干干。”

嚯,想要我的羊崽子,这三婶空手套白狼的想法不错啊?

可惜她在做梦想屁吃!

但是,李明明还是摆出一副不知所以的笑脸。

“好的呀,三婶,这羊我们也是第一次养,之前卖羊的商贩说了,不知道为啥这奶羊到了我们这里,病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