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白面馒头真好吃(1 / 2)

从东市喜滋滋的牵着两头羊回家,一路上李禄来的脑袋瓜子还是懵懵的。

这就买好了?咱家这就有羊了?三丫还跟李禄来又解释了一遍为什么买这两头羊。

母羊又能产崽又能产奶,产出来的奶可以养活顺来,李禄来的脑子里就不停的在循环播放这些话。

李明明看着大哥有点回不来神的状态,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李禄来尴尬的挠了挠头,也露出憨憨的笑。

“三丫头,大哥感觉像是在做梦哩。我们家也有羊了,嘿嘿”。

李明明也能理解两头羊在杏林村这种地方的价值,不过羊到底也不是能耕地的。

尤其这种旱年,米面类的粮食实在比肉类更重要,大家普遍吃不饱,所以五谷杂粮才是民之根本,而肉这种牲口类的,那起码得是富庶人家才会去考虑有的东西。

还好,还好幸运的先有了点启动资金,李明明感慨。

否则还得苦苦思索日后怎么将农田空间里的东西倒腾成钱后,找点什么合理的由头。

如今,可是方便多了,而且这两头羊在李明明目前看来,目前还是可承担的资产。

毕竟她知道,她靠着系统确确实实是能将这两头羊养活,不会让钱打水漂,这也是她最终愿意花六两五钱银子买下这两头羊的根本原因。

李家其他人就算有担心,到时候李明明有的是办法打消他们的顾虑。

买了两头羊之后,两个人临时就决定不租驴车了,可以用那头看着挺壮硕的公羊稍微驮一部分粮食。

剩下的李明明背一小部分在竹篓筐里,再让李禄来背一大部分,至于母羊,因为快要产崽了,李明明二人可舍不得让它托重物,只准备把轻量的包袱让母羊托着就好,卖羊商贩给的一些干草也足够这两头羊支撑到杏林村了。

剩下的钱能省一点是一点。

两人商量好后,从东市又急匆匆赶到了西市。按照之前算好的价钱,买了二十八斗黍米以及两斗大米,花费1760文,加上买羊所出的六两五钱银子,就只剩下不足七两银子。

李明明不禁感慨钱可真不经花,不知道何时才能继续挣下一份能够保障家里人的足够银两。

而每年年底就要缴纳来年的全家人头税了,满打满算给她的就只有三个月的时间。

李明明不敢去赌,所以其实手头家里真的能动用的银子也就不足五两了,这五两得暂时先放着,以防家里有突发情况吧,谁知道这古代什么时候就突然生个病?虽然她有小系统,但是还是多留点银钱才安心。

思量了这些以后,两个人一商量,这镇上看来是不能住了,本来李明明还想趁着这次机会多逛逛,看看能不能找点弄钱的门路。

但是,本钱不够了,要是多呆,不仅要花费额外的住宿钱,吃饭也得花钱。

所以,打定主意当天就返程回乡,能节约的银两还是要节约的,这会开源不够,只能节流来凑。

就这么奔波忙碌了一上午,这会子,日头已经晒的很高了。

两人这才惊觉已有大半天未有进食进水,真是又饥又渴。

包袱里只有几块红薯了,可不够两人吃的,两人都是胃口大之人,李明明就想着在镇上买上几个大白馒头充充饥,方便快捷能填饱肚子。

来到一家包子摊前,一个纯正的白米面馒头要6文,已经来了镇上。

即使买馒头,李明明也不想完全亏待自己的胃,而那种黑粗面的只要2文就能买上一个,但是肯定容易喇嗓子。

李明明想了想,直接要了5个白面馒头,30文没了…不禁感慨,这古代的钱也是不经花啊。

但是,别说这白面馒头真是好吃,李明明觉得两世加起来,这是她吃过的最好吃最香的馒头了。

可能因为现在的粮食都是原始纯天然的,没啥人工添加剂之类的吧,这做出来的馒头香气就是浓郁。

用油纸包住三个,直接递给了李禄来,李禄来局促地直摆手涨红着脸说。

“三丫头,大哥不怎么饿,刚刚那几个红薯就是大哥吃的都噎住了,吃两个就足够了”。

李禄来这么大的小伙子,哪里几个红薯就能吃饱?无非是自家大哥让着自己,怕自己吃不饱呢,李明明心里既感觉暖暖的又觉得酸酸的。

虎着脸就赶紧将三个馒头直接都塞到李禄来的手里,说道。

“让你吃你就吃呀,我可是真不饿,我这会子就是觉得渴,跟自家亲妹妹还客气什么,趁热吃,凉了可没这么软糯好吃了,难得来镇上,这钱可不能白瞎了。”

李禄来一听妹妹渴了,赶紧把背后的水囊拿过来,打开盖子递给李明明,“三丫头,赶紧喝点水,解解渴。”

拿起水囊,咕咚咕咚,本来干裂的嘴唇立马得到了缓解,喝了小半嚢水才觉得没那么渴了,抓起馒头就开始继续啃,真香!

李明明边吃边用眼神示意李禄来,李禄来鼻子一酸,但也忙将油纸包凑近了嘴边开始大口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