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朱元璋殡天(1 / 3)

大明帝师 与清风无关 4146 字 2023-03-28

乐长看着朱标,迟疑的道:“太子殿下,老奴还有一件事情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乐长公公,你可是看着我长大的,怎么现在变的这么客气了?”

乐长慌忙笑道:“太子爷,关于难民的事情,老奴可是有不同的看法。”

“哦?”

朱标笑道:“那你说说。”

乐长低声道:“老奴说了,太子爷可不能生气啊。”

朱标让一个小太监搬过来一把椅子:“坐下来说。”

乐长看着小太监乖巧的走出房间门,低声道:“太子爷,根据东厂的情报来看,难民当中很多青壮年都被一些人以招工的方式招收走了,而这些人的目的地就是燕京城。”

朱标神情一颤:“接着说下去!”

“这些青壮,说是招收过去做工的,但是燕京城那边却是很少有作坊的,而这数万人已经被燕王编入了民工行列,用于北疆修筑堡垒和筑造防御了。”

朱标心中一松,点点头:“燕京城靠近草原,北方草原上的部落这段时间还是不太平的,所以燕王征收一些民众也是可以的。”

“可是?”

朱标摆摆手道:“行了,这件事情以后再说吧,眼下最重要的是难民南下的事情,这些人一定要让各地的官府安置好,而且对河南等地的灾情也是要注意的,特别是灾后重建的事情。”

乐长道:“这段时间工部,户部以及地方官员们都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这些事情了。”

朱标叹口气:“是啊,这段时间父皇也是殚精竭虑,哎,太医院的医生都已经进宫好几次了,可是父皇那边。”

乐长慌忙安慰道:“太子殿下放心,陛下一定会洪福齐天的。”

“但愿如此吧!”

朱标脸色猛然潮红了一下,继而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吓的乐长慌忙上前:“太子爷,你小心点。”

朱标剧烈的咳嗽后,缓缓将手帕收了起来,乐长眼尖的正好看到手帕上的一点点血迹,吓的脸色大变,噗通一声跪在朱标身前:太子爷,你可要保重身份啊。”

“你要是有个闪失的话,老奴就真的没有活下去的力量了。”

朱标随手将旁边的一颗药丸丢在口中,一脚踢在了乐长的身上:“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吗?你就不能盼着我一点好?”

乐长擦擦眼泪:“太子爷一定能够长命百岁。”

朱标哈哈一笑,摆摆手:“行了,该忙去忙你的吧,以后有事就来太子府,不过父皇那边你也要照顾着点。”

乐长退了出去。

朱标坐在椅子上,从抽屉中拿出陆沉写给自己的密函,密函上是关于乐长在镇江乃至其他一些地方的产业和小动作。

朱标叹口气:“水至清则无鱼,对于一个太监来说,不能争权夺势,多赚点钱也是应该的。”

朱标走出太子府,直接朝着工部而去。

这段时间难民众多,各部门专门成立了一个灾情调解衙门。

当朱标走进去的时候,徐达,常遇春,还有几位大员纷纷站起来:“见过太子殿下。”

朱标慌忙还礼:“诸位叔叔,快快免礼。”

“难民情况如何了?”

徐达道:“大部分都得到了解决,但是现在江湖上出现了一些小型的迷信团体,这些团体在不断壮大,他们利用一些教义迷惑民众,将这些人收编过去。”

“而且现在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已经出现了一些骚乱。”

朱标眉头微皱:“可进行了必要的措施?”

常遇春点点头:“已经吩咐当地的守备和锦衣卫对这些人进行侦查逮捕,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这些难民行踪不定,他们分散开来就是难民,我们又不能不管,但是聚集起来就会闹事。”

“如果强行围剿的话,又怕会激起民变。”

朱标皱眉:“除了这个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难民需要的是稳定的生活,只要能吃饱,穿暖,他们还会想着造反?”

徐达道:“此事已经交给户部和兵部全力协作此事了。”

朱标脸色才缓和了一下。

“难民是头等大事,只要等将这件事情完成好,父皇那边我才能有所交代。”

朱标强忍着咳嗽,道:“镇江那边陆沉已经平定了倭寇,本太子的意思是让他顺势南下,沿途直到福建等地,借助这个机会,将大明海疆彻底清理干净。”

正说着,门外响起一阵嘈杂和哭喊声。

众人一愣,慌忙走了出去,见到几个太监慌里慌张的朝里跑来,一边跑,一边哭喊着太子爷。

朱标脸色微变,慌忙走上前,这几个都是父皇身上的老人,难道?

“父皇怎么了?”

一个老太监噗通一声跪在朱标身前:“太子爷,陛下殡天了!”

“什么?”

朱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