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昔人已乘黄鹤去(1 / 2)

今晚的夜宴,是专门为回纥使团准备的。

赴宴的除了皇帝、李九州,还有礼部、鸿胪寺诸官员。

回纥使团在大唐主宾的欢迎下,满脸笑容,沿着长长的通道,走入了皇宫之中,看着表情,似乎眼下的战争,是根本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先前长安危机,皇宫的宫女们跑的跑,散的散,都各奔东西,李九州偷偷瞄了一眼,剩下的这些宫女在宫殿里前前后后忙碌着,但质量大不如以前。

殿里鸦雀无声,大唐这方主宾,有许多是李九州都未曾见过的,大概是因为先前的动乱,又或者是因为换了皇帝,以前礼部和鸿胪寺的许多熟悉的面孔已经换了。

李九州看了半晌,并未见到杨昢。

“哎,那个……”李九州叫住了旁边鸿胪寺官员打扮的老者,微笑问道:“鸿胪寺官员中,怎么不见杨昢?”

这位老人者年纪虽然大,却是新进的鸿胪寺,楞了楞道:“杨昢已经不在鸿胪寺任职了。”

难道是因为杨国忠的原因,让杨昢受到牵连,被罢官了?

“可知他调到何处了?”李九州又问。

老者摇了摇头,“这个就不知道了。”

李九州见他并不知晓,只好再找别人打听。

眼神搜寻了半晌,终于见到一张熟悉的面孔,另一个在鸿胪寺任职的官员,忙走上去打听起杨昢的消息。

“素来听闻卫国公跟杨昢关系甚好,看来果然如此。”那官员捋捋颌下长须。

这是自然的,抛开其他的不说,杨昢这个朋友,还是不错的。

本文首发&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可知他现在身在何处?”

那官员叹了口气,蹉跎道:“我也不知道,杨昢下落不明。”

下落不明?李九州惊道:“发生了什么事,怎会下落不明?”

那官员在鸿胪寺任职时间较久,知晓其中一些事情,娓娓道来:“当初闻听长安城即将陷落,外籍人士纷纷要回国避难,杨昢身为外交官,还有一份职责,要派发关文护照,安排他们出国,忙完这些后,他就赶紧出城去寻找先期逃出城的队伍,走到半路,忽然传来了马嵬坡兵变的消息。”

那官员顿了顿,“马嵬坡兵变的情况,你也知道,凡是寻得到的杨氏家族的人,都被兵变的士兵杀死,杨昢一时不知道往哪里去了……”

“怎会这样?”李九州有些不敢相信,想了想又问道:“那万春公主呢?”

“在混乱中,万春公主也不得不随着逃难的民众仓惶出城,一路逃到汉中,跟丈夫竟失散了,可怜那万春公主,多方寻找丈夫的下落,大都说杨炪死了吧,劝他改嫁,但万春公主坚持不改嫁,她根本不相信杨昢死了,因为到处都找不见他的尸首,也没有人确切的看见他的确是死了,所以她一定是相信杨昢终究还是会回来的。”

李九州感慨万千,一位未经确认的寡妇,等待的日子是多么的尴尬和艰难。

万春公主虽是新皇帝李亨的妹妹,但并不同母,又因为与杨氏家族有过瓜葛,想来应该是更被冷落和嫌恶。

秋凉之后又回春,回春之后还是秋。

就算曾经芳华绝代,如今只是一个慢慢地等着越变越老的妇人,那点对残存爱情的守候,看起来的多么的伤感和凄凉。

二人的目光相对,那官员也感慨了起来:“说起来,杨昢虽然出身在奸臣之家,倒也真是出淤泥而不染,为我大唐外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的确,在杨昢的努力下,外籍人士在长安获得不错的生存空间,很多人定居下来,成为侨民,在长安城里,使馆区也渐渐形成。

杨昢甚至提议,允许外国人在朝廷做官,允许外国人开办学校,教习科技、采矿和数理方面的知识。

这些远见和贡献,可不比战场大捷小。

想到这些,李九州感慨万千,瞬觉悲伤,忍不住端起桌上的酒,深深灌了一口。

一瞥眼,只见回纥使团正百无聊赖的等着,最头前的一桌却依然是空着,想来就是留给叶护太子的。

宴席马上开始了,他竟然还没来。

就在这个时候,有内侍高声嘶喊:“陛下驾到。”

李亨缓缓从侧方走了过来,满脸温和笑容地站到龙椅之前。

殿中众人恭敬跪下行礼,使团来宾躬身行礼。

李亨的眼光在下方群臣身上一扫而过,指着自己下面的座位,温和对李九州说道:“李卿,你来坐这。”

群臣倒也没感到太意外,毕竟李九州是堂堂天下兵马大元帅,掌天下之兵权,带头平乱,坐席仅次于皇帝,也是理所应当。

李九州微微一笑,走过去,低声在李亨耳边问道:“那个什么叶护太子怎么还没来,怎的架子这么大?”

他们之间的说话,根本不会有旁人听见,所以李九州说话倒是直接。

自己有求于人,别人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