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473章会见太子(1 / 2)

极品小地主 狗富贵 2397 字 2023-02-12

许宁在家中好生逍遥了几日,门房收到一封信,是太子邀请他去青州会面,信中说的含糊其辞,大加夸奖了一番许宁这次领导定远军剿匪有功,话里话外把许宁当成自己人的意思。

许宁当然不会因为区区一封信就觉得太子是真心实意的认为他是个人才,这只是太子对他表示拉拢的话术和手段罢了。

他并不打算投靠太子,但是好处还是要从太子手中拿到的,不然就白费了他向太子和庆王都递交了投诚信的谋划了。

他选了一些上好的字画和玉器作为礼物,送给太子。在字画上面亲自题写了一首歌颂太子功绩的诗词。

青州是太子驻地,一路走来看到的民众却少有笑容,多是唉声叹气的,太子在两个月以前大肆扩军,不惜一切代价要和南蛮打一场。

上面从青州范围内征调了两万民夫为运粮苦力。发了敕书要求莽将军呼应他青州大军的调动,务必在今年入冬之前开赴前线。

许宁在茶馆休息时听客人谈论,喝茶的百姓没有不骂太子的,被征调成为苦力的人对太子和青州守官满肚子的牢骚,但是读书人却万分支持太子的决定,他们认为太子

这是从大夏的国家利益考虑。南蛮和夏朝多年互相争斗,早已经是你死我活的态势,夏朝和南蛮之间早晚有一战。

与其等到南蛮打过来,不如主动出击,先下手为强。

冬季南蛮多冰,条件艰苦,而夏朝在偏西方向,有连绵山脉阻隔冬季的季风,气候相较他们要温暖一些,冬季出征对夏朝有利。

这些在茶馆中高谈阔论的读书人久居内地,很多人一辈子甚至都没摸过兵器,凭着自己的臆想夸夸其谈。

生活在内地青州的他们永远想象不出来边境的条件是有多艰苦!

冬天的甲胄穿在身上冰凉刺骨,跑动出汗之后会在甲胄上面结冰,根本无法久站,就算是不打起来都有可能冻掉手脚造成非战斗减员。

更不要说穿着结冰的皮甲和敌人作战了。

许宁听到这里也无奈的摇摇头,不能指望天下所有的人都是用脑子思考的聪明人。

坐在下首穿粗布麻衣的一个中年男子听到读书人这番话,气得脸色涨红,站起来就要和他理论,读书人强词夺理又深谙诡辩的套路,把男子的反驳挡了回去,那个男的辩论不过,站起身来就要对读书人动手,

被许宁拦下。

“看来民间对太子征兵的事情怨恨不小啊,今天这次只是读书人和白丁打架,要是被有心人利用的话,说不好会变成青州哗变啊。”

许宁不由得想起他和楼英的通信,他虽然没有被楼英收入门墙,仍然和他成为了密友,时常有书信往来,楼英把他对青州的看法剖析的很透彻,许宁深表同意。

当前大战一触即发,内部千万不能乱起来,尤其是青州!

青州四通八达,官道直通夏都,如果有人在内部生了乱子,兵祸就将直临夏都,皇帝卧榻之处不安稳,青州百姓会遭受雷霆震怒。

许宁心中不安,暗中继续了青州的各处大门和地势,以防不测。

在一处河边小亭,太子穿着便服,非常低调的见了许宁。

太子命人递给许宁一块玉佩,对他说:“这是我的私人令牌,在银号可以调动五千两白银。”

“谢太子殿下。”许宁皮笑肉不笑。

太子屈指敲了一下杯沿,若有所指的问道:“定远军和庆王的动静如何?”

许宁谨慎的回答道:“庆王私下里养了一支队伍,每日请高手给他们喂招,装备的

甲胄也不一般,不是和定远军正军一样的皮甲,全部都是铁甲,属下看其似乎有不臣之心。”

许宁话只说了一半,没有全然替庆王遮掩。

太子和庆王争斗已久,在庆王身边一定留了不止他一个棋子,如果什么都不说不但得不到太子信任还会被怀疑。

所以许宁把庆王私下训练新军的事情抖落出来,纵观历史上远离皇帝的藩王封臣,大多都有养私兵的做法,把这件事告诉太子也不会动摇庆王的根本。

“哼!本宫心中早就怀疑庆王暗中养私兵,他追击红楼那次本宫就察觉到不对劲,红楼离他庆王府百里遥遥,如果不是他早就养了自己的人手,不会这么快追上红楼那伙人。”

许宁对他和庆王联手开矿之事避而不谈,补充了一些庆王手下县令欺压百姓的经过。

太子听得眼睛一亮,“庆王手下县令胡作非为,他作为朝廷亲王,天子耳目,有失察之责!本宫定要在下次朝会参他一本!”

县令是个将死之人,搞垮县令又是许宁和王府亲信亲自料理的,知道内情的人不多。

太子对县令的情况一无所知,正好给了许宁胡诌的机会,许

宁添油加醋,把庆王干的一些隐秘事强加在县令头上,不着痕迹的在太子面前把庆王的真实情况隐藏下来。

而县令人身在大牢之内,还不知道自己头上平白多了几条大罪,同时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