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二十二章(1 / 4)

这种神奇的感觉, 促使着无数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纷纷点击追剧。

“天哪居然是一部民国剧!营销号你们现在日子艰难到,连这种严肃题材的电视剧都不放过了?”

更多人则是:“震惊,这不是我爸爸最近在追的电视剧吗!”

“我也, 我妈妈天天晚上坐在沙发上看这部剧。”

“民国版的红玫瑰跟白月光吗,什么样的史诗级渣男, 我倒要亲眼看一看。”

《黎明之前》是一部大投资上星剧, 它有两个渠道,一个是在B市、S市等有影响力的地方电视台黄金时分播出, 另一个是在网络平台播出, 只是更新速度比电视渠道慢。官媒也做了一波又一波正经的宣传,舆论反响很不错,奈何还是无法拥抱年轻群体。

电视机是同时段的第一名,收视率早早破1,网络平台却只位列榜单第二十名。

剧组本来也没当回事,毕竟他们征服不了年轻人,可他们征服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数量更多,这些人默不吭声,实际上牢牢把持着家中遥控器, 才是播放量的真正贡献者。

有地方台数据显示, 《黎明之前》一播出后, 同时段的动画片播放量都减少了,没

办法, 许多普通家中基本就一台电视机, 爸妈抢着要看, 孩子们再怎么哇哇大哭也没用。

懂事的小朋友, 甚至搬了小板凳, 跟着爸妈一起看, 这一看也看入迷了。看到触目惊心的战争场面,心还一跳一跳的,下一秒看到烈士倒在血泊里,毫无一点防备。

他们哇的一声哭了,然后被各家父母抱在怀里,“别哭,这些电视机里叔叔阿姨的牺牲,才有了你们现在能够读书写字、吃雪糕吹空调的幸福。”

另一边,夜幕低垂,S市万家灯火通明,家家户户吃饱喝足后,又到了各玩各的,玩手机、看电视的时候了。

周美欣女士,四十岁,是S市一个普普通通爱看电视剧的小市民,同时她还育有两个孩子。她今天洗了碗,瞅了一眼家中钟表,发现时间快到了,连忙拿湿漉漉的手在围裙上随意擦了两下,拿起遥控器,坐在电视机前。

熟练地摁了按钮,电视机开了。

现在电视剧还没开始,正在预热穿插一则又一则广告。

她刚松了口气,就发现自己左右两边坐了人,正是自己两个孩子。大儿子十九岁,正嬉皮笑脸地巴着她的左边,小女儿十七岁,正双眼亮晶晶地坐在她右边。

周美欣对这稀罕一幕吓到了,“你们干什么?”

“是不是要钱,我兜里可没有,找你们爸爸去。”

大儿子依然嬉皮笑脸,“妈,你是不是要看《黎明之前》啊?”

周美欣纳闷道:“你怎么知道,你平时不都不关注妈妈看什么的吗?”

“果然是啊,我今天跟您一起看!”大儿子?`着脸道,小女儿也在旁边软软补充道,“我也陪您!”

“你们怎么回事?”周美欣大吃一惊。

儿子拿手机搜了搜,忽然顾左右而言之:“就是看了一则通稿,感觉蛮有意思的,什么三角恋啊、化为记忆的白月光、被人冷落的朱砂痣,还有民国版先进青年歧视乡下妇女什么的。”

周美欣茫然,刚想说你在胡诌什么,小女儿就老气横秋道:“我跟哥哥不一样,他很俗的,喜欢看那些有的没的狗血纠葛,我纯粹是支持明铮来的。我的宝藏哥哥,从V到白锦瑞,他饰演的宝藏剧我一定要看!”

“明铮是谁?”周美欣对这个名字很陌生。

她对白锦瑞这个角色倒有印象,《黎明之前》前几集电视剧铺垫,白大哥去了东北,一去不复返,在B大演讲时差点遭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刺杀。白二哥处境也是险象环生,他举办的报业,在报纸角落写下一串接头暗号,摩斯密码被敌人破解了,差点遭遇伏击。接下来出场的,肯定轮到白家幼子白锦瑞了,他在国外留学,是一个很优秀的青年,也不知道回国后会演绎出一段什么样的故事。

一提起明铮,小女儿就满眼放光,拿出手机,给妈妈看了一眼,屏保上是一个很好看的青年。周美欣一看就闭嘴了,敢情是来追星的,她跟两孩子果然有代沟。

没等她埋怨几句,电视机片头曲准时响起了,周美欣跟俩孩子注意力立刻被转移走了。

“喔喔喔开始了!”、“明铮明铮明铮!”

与此同时,家家户户们类似周美欣家的不在少数,不少家长都发了朋友圈,“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孩子主动放下手机陪我看电视了。”

这个夜晚注定很热闹。

不少初次追剧的网友,错过了电视渠道,只能选择从网剧第一集开始看。

黎明之前电视剧第一集一开场,出乎很多网友意料,不是炮火纷飞的一百年前,而是和平温馨的一百年后。一个头发花白、老眼昏花的老妇人躺在病床上,她似乎即将过世,双手颤颤巍巍地抓着亲人,她脸上洋溢着一抹幸福的微笑。

观众们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