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帝不急,谁都急(1 / 2)

锦衣状元 天子 2655 字 2023-02-11

锦衣状元正文卷第七百三十一章皇帝不急,谁都急冬月十四,早朝。

如昨日一般,皇帝仍旧迟迟未出,好像还要继续装病。

文臣武将中,却已经隐约有消息在流传,说是昨夜,好像居庸关一线发生激战,可到天明时仍旧没有太具体的战报传回,虽然照理说快马传驿的话,不用两个时辰,居庸关的战报就能传递到京师。

要么是战事还没结束,要么是战事进展不利……皇帝那儿应该是已经得知一些真实情况,兵部这边也收到了只言片语战报,但具体的……

仍旧需要等候。

兵部尚书彭泽穿过三五成群、正议论纷纷的大臣,走到杨廷和面前,眉宇间带着忧虑道:杨廷和脸色很不好看。

派了杨慎去找张永,还是没能阻止这场战事发生。

看起来,张永完全没打算站在他杨廷和一边,连出动张太后都没用。

蒋冕道:

彭泽叹道:

蒋冕先是跟毛纪对视一眼,均对彭泽不识时务感到难以理解,恰在此时费宏过来道:

毛纪道:

蒋冕苦笑了一下:

毛纪将目光落到杨廷和身上。

杨廷和神色阴郁。

对杨廷和来说,战果如何根本就不重要,只要是战了,就不是他想看到的一幕。

从大明臣子的角度来说,他应该期盼唐寅打胜仗,但从他个人利益,或者说是限制小皇帝的长远利益来说,他应该盼望这场战事唐寅折戟,大败而回,只要保证内关关口不丢失便可。

但不可能每件事,都如他心意。

希望败,还不能败得很彻底,要有先决条件的败,哪儿有那么容易?

杨廷和迟迟没作声,最后无奈地叹了口气,说出一句很气馁的话。

几人正要走,林俊带着毛澄过来,近前便用质问的口吻道:

蒋冕笑道:

杨廷和打量彭泽,问道:

彭泽一听,顿时感觉压力到了自己身上。

彭泽很踟躇,好像在说,我一个兵部尚书能管什么事?

杨廷和语气冰冷:

此话一出,周围几人都知杨廷和心中有气,苦于没处发泄,只能往彭泽身上发。

彭泽显得很冤枉。

以往兵部尚书的确可以掌握军政大权,调动天下兵马,权

限仅次于皇帝,甚至很多事都是先做再奏,让五城兵马司戒严,把城门给封闭起来,非常时期,也的确不用非要请旨于君王。

但现在他彭泽就是个,什么事要么听杨廷和的,要么听皇帝的,最近有哪件事是完全按照他的意图做决定的?

兵部尚书当到这份儿上,连彭泽自己都觉得异常郁闷。

...........

...........

乾清宫内。

朱四正在案桌前,用手指玩玻璃球,两只手进行比试,玩得不亦乐乎。

张佐去传话后,回到乾清宫,朱四听到脚步声连头都没抬。

张佐道。

朱四还是没抬头,只是应了一声。

张佐诺·《账下·呼然现在唐牛牛口经灯7大叶笨佐道.

朱四撇撇嘴,「昨夜之事,距离现在不到四个时辰,鬼知道战事会不会有什么波折?朕就是要让他们得知一些风声,却不让他们知悉全貌!而且朕还不知具体的结果呢。万一鞑人中途又集结起来,反攻我们,最后损兵折将的是我们的出击人马呢?「

张佐迟疑了一下,苦笑道:

朱四道:

张佐心说,陛下还真挺有耐性的,换作是我,早在那群文官面前好好扬眉吐气一把了。

朱四突然抬头问道:

张佐又是一怔。

好家伙,西北军情你都提不起兴趣,对朱浩却这般关心?看样子朱浩的行踪,比鞑人的行踪都让你沉迷啊。

张佐道:

朱四终于咧开嘴笑了笑,脸上多了几分欢愉之色:

张佐听了,心里不是个滋味。

虽然有些话张佐也认同,比如说朱浩的确有鬼神莫测的才华,但真要说朱浩一个人可以斗得过满朝文武,这话说得有点满了吧?

朱四把弹珠往旁边一放,伸个懒腰,好像大功告成一般说道。

张佐道:

朱四不屑道:

张佐仔细想了想,好像真没这个说法。

大明以举人做官,做到尚书之位的人大有人在,不过都以大明开国初期科举选才数量匮乏有关,洪武时期以举人做到尚书之位的比比皆是,诸如户部尚书夏原吉、礼部尚书吕震、户部尚书郭敦、户部尚书年富等。

而明朝中期,这种现象就很

少见了,只有周瑄和贾俊二人,分别做到了南京刑部尚书和工部尚书。

若是朱四非要以唐寅晋升高位,并非没有先例可循,但以唐寅这样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