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安南内乱(1 / 2)

锦衣长歌 刘可乐 2466 字 2022-12-22

凡盛世,攥枪杆子的玩不过攥笔杆子的;凡乱世,攥笔杆子的玩不过攥枪杆子的。

古今如此。

如今的朝堂就是如此。靖难派与降臣派相争三年,完全落了下风。

降臣派把控了六部,朝中政事一把抓。内阁八名阁员全是降臣派成员。也就是说,核心决策圈没有一个靖难派成员。

降臣派又掌握着吏部,管着天下官员任免。凡是靖难派举荐的地方官,大部分都被清除。

从中央到地方的文官体系,完全被降臣派掌控。

还有一件更要紧的事,降臣派的精神领袖朱高炽做了太子,成为了大明的储君。有储君撑腰,降臣派势力更盛。

永乐帝是多英明的皇帝。他已经察觉到了朝中两方势力的不平衡。

一场安南国的宫廷政变,即将给永乐帝一个机会,打压降臣派。

大明开国时,太祖爷建立了朝贡体系。安南、占城(今越南一带)、朝鱼羊等小国都是大明的藩属国。

安南、占城发生战争,太祖爷太派遣御史前往调停。

当时大明国力正盛,小弟们蛮听大哥的话。大哥派人来调停,双方就不打了。

这些小国的内部发生矛盾,也会找大哥当仲裁者。

建文元年,大明爆发了靖难之役。大哥家里打成了一锅粥,有些小弟自然开始蠢蠢欲动。

安南国的宰相黎季犛杀死了国王,改名胡一元,自称太上皇,将儿子胡苍立为国王。

安南的王位本是陈家的。胡一元用陈家宗亲的口吻写了一封信,说什么陈家人才疏德薄,实在不配统治安南。希望宗主国大明能够允许,陈家将安南统治权转交给胡家。

那时候靖难之役激战正酣,建文帝哪里有功夫管这闲事。就随随便便回了一封信说照准。cascoo.net

于是乎,胡一元顺理成章的坐稳了安南的王位。

哪曾想,永乐三年的秋天,陈家的子孙陈天平历经千难万险跑到了应天城。向永乐帝说明了胡一元弑主夺位的

。恶行。

永乐帝就就派了都督黄中,带着五千兵马,护送陈天平回安南。并且下了一道圣旨,敕令胡一元将安南王位还给陈天平。

胡一元哪里肯把吃进去的吐出来!我们安南的事,凭什么让你们大明指手画脚?

胡一元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竟然派兵伏击了护送陈天平归国的五千明军!都督黄中不敌,败退回大明境内。

小弟打大哥,儿子打老子,这还了得?

永乐帝在乾清宫紧急召开了御前扩大会议。整个京城所有正六品以上官员一律参加!

乾清宫内。

成国公朱能拱手道:“皇上,安南小帮,竟敢对我大明上邦动武!是可忍孰不可忍!臣认为朝廷应该立即派遣大军,剿灭安南叛匪胡一元!”

朱能这种武将天生爱打仗,自然是要主战的。

邱福、孟善、张辅等人齐齐赞同朱能的建议。cascoo.net

“的确该派兵,给安南的叛匪一个教训!”

“普天下哪里有儿子打老子的道理?那叫大逆不道!应该派兵征讨!”

“臣愿率军前往!”

永乐帝本人也是倾向于出兵征讨的。他帝位来的不正,一门心思要打造一个盛世,证明自己比朱允炆称职。

历朝历代的盛世标准,除了国富民强,还要四夷臣服。朕派兵护送陈天平回国继位,你胡一元竟敢朝明军动手打伏击?

你打的哪是伏击,分明打得是朕的脸!朕要是不让你付出点代价,大明还能称得上是盛世嘛?

就在此时,内阁首辅解缙提出了反对意见!

解缙拱手道:“启禀皇上,刀兵轻易是动不得的。皇上继位三年,励精图治。大明的国力刚刚得到了恢复。这时候打一场域外之战,恐怕会徒耗国帑。”

杨溥是个直肠子,他附和道:“皇上,解首辅所言极是。安南王位之争,本就是安南国的内政。为了小国内政,耗费巨额军饷着实划不来!”

解缙道:“皇上,不如休书给胡一元,承认

。他的王位,但是要提出条件,让他上贡白银,抚恤此次争端中死去的明军将士。”

说完解缙看向了太子朱高炽。

朱高炽是一个仁慈的人。轻易不愿意看到打仗。他开口表态:“父皇,儿臣认为解首辅所言极是。”

永乐帝阴晴不定的看着太子朱高炽。心中暗道:蠢太子!你是解缙的主子!如今怎么成了解缙的传声筒?

朱能道:“解缙,你胡说八道!安南都派兵伏击我大明军队了。难道我们连个屁都不敢放?”

靖难派、降臣派吵成了一团。

解缙竟然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成国公要带兵去安南,我们内阁的人没意见!可是,户部现在银根短缺,各地的秋粮也还没押解入京!军饷、军粮户部是拿不出的!请成国公自行解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