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修著永乐大典(1 / 2)

锦衣长歌 刘可乐 2431 字 2022-12-22

应天这边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

与此同时,松江府的海岸边。工部造船厂的船坞中,无数工匠正在忙碌着。这一年间,工部造船厂已经制造了整整数十条远洋宝船。这些宝船的大小,夸张点说跟后世的航空母舰差不多。

而这支庞大舰队的主人,是三保太监郑和。

郑和正在视察宝船。陪同他一起来视察的,是锦衣卫的指挥使纪纲。

郑和对纪纲苦笑一声:“都说太监是不详之身,上了船是会给船带来厄运的。真是讽刺啊,我竟然成了出使西洋的特使,远洋舰队的统帅。”

纪纲道:“郑公公不必如此自谦。谁不知道您在陆上战功卓著。想来在海上也是一样。此行您定然会扬我大明国威。”ωωw.cascoo.net

其实纪纲心知肚明,郑和下西洋,只是永乐帝派他出去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一个由头而已。

这时,一名户部郎中迎了上来:“见过郑公公、纪指挥使。”

郑和关切的问:“随行的所有宝船,还需要多长时日建好?”

郎中如实回答:“最少还需七个月,也就是明年开春。”

郑和道:“你可得上点心。那些船是要载着数万将士出海的。出不得半点纰漏。且茫茫大海常有海盗出没。我这次出使,又是要带大量金银珠宝赠予南洋、西洋各邦的。你要在船上设置大量火器。别心疼银子,如今的国库跟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帝)时脱胎换骨了。”

郎中道:“我们户部的夏老部堂已经跟下官打过招呼了。牵扯到大明朝廷在外邦面前脸面的的事,臣一定不会马虎。至于安装在宝船上的各类火炮,功夫造办处那边也在竭力打造。”

郑和道:“成。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等所有宝船都建好之后,我会请你喝酒的。”

纪纲压低声音:“郑公公,我祝你早日出使西洋顺利归来。同时......找到与朱允炆有关的线索。”

郑和没有一皱:“你怎么知道皇上让我

。暗中查访朱允炆下落的事?”

纪纲笑道:“这是明摆着的事儿。区区南洋、西洋小邦。大明与他们结交,何须几十上百艘宝船?这样大费周章,指定是你老兄接了皇上的密旨,查访朱允炆下落。”

郑和叹了声:“什么事也瞒不过纪指挥使的眼睛啊。你不愧是锦衣卫的大掌柜。

纪纲对郑和旁敲侧击:“若真找到了朱允炆,你会怎么做?”

郑和道:“自然是押送回京,交给皇上啊。”

纪纲不以为然:“非也。要是你找到了朱允炆,将他带回京城。那皇上的皇位让是不让?你最好让他永远的消失在大海里。”

郑和笑道:“纪指挥使不愧是东莱伯的徒弟啊,行事就是果断。”

当日点验完几十艘宝船,郑和和纪纲返回宫中。

其实,永乐帝让郑和下西洋,不光为了寻找朱允炆。

任何一个强盛的朝代,都会万国来朝。出使南洋、西洋,其实是永乐帝想要盛世的光环加持,得到史书的认可。

文渊阁中,永乐帝正在跟姚广孝、解缙等人交待另一间更加重大的事。

一个名垂千古的帝王不仅需要武功,还需要文治。文治武功方为盛世嘛。

永乐帝开口:“解缙,你是大明的大学问家。朕有个想法说给你听,你且判断下是否可行。”

解缙拱手:“皇上请说。”

永乐帝道:“朕打算修一部集古今中外于大成的大书,流传后人。你觉得怎么样啊?”

解缙虽然做了内阁首辅,可骨子里依旧是个文人。文人又有哪个是不喜欢休书的?

他赞同道:“皇上果然是圣君!不过还请皇上明示,您所说的集古今之大成,具体是指?”

永乐帝道:“这本书要囊括全天下的所有书籍。当然,《水浒》那样的禁书不要让他们在其列。这就需要解缙你这个总纂官的好好审查了。

解缙道:“皇上放心,解缙一定不辱使命。不过.......修筑这样一部大书,靡费

。恐怕颇多。”

永乐帝道:“国库已经有钱了。夏原吉那老家伙最近的腰杆停止了不少。你尽管去办就是,缺银子了就直接去户部直取。

解缙大喜过望:“是,皇上。另外请皇上明示,打算什么时候见到这部书?”

永乐帝伸出了两个手指:“二十年之内!最好在朕闭眼之前,能够看到集古今中外于大成的《永乐大典》。”

一旁的杨士奇提出了一个问题:“皇上,自古修书就要毁书。因为总有人手里私藏一些禁书,或书中夹杂着一些叛逆之词。臣建议,让锦衣卫的人也参与此事。遇到手里牵着禁书的,让锦衣卫的人出手。”

永乐帝微微点头:“你提醒的好啊。拟旨,修著《永乐大典》,由常歌调派五百名锦衣卫协助。别说搜不搜得出禁书,你们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五百多高大英武的汉子留在文渊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