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秽乱宫庭(1 / 3)

锦衣长歌 刘可乐 4808 字 2022-05-16

常歌喝了口茶,继续说道:“如今孝慈高马皇后已经不在了。这种事儿与其让我去说,不如让令尊江夏侯给圣上递一道请求赐婚的折子。令尊是圣上的拜把兄弟。我想圣上一定不会驳令尊的面子。”

周骥觉得常歌说的有理,他道:“成。我这就回去给家父写信。”

已是深夜。乾清宫大殿那边,洪武帝尚未安寝。他的面前放着一张白纸。白纸上写着二十多个公侯的名字。

这二十多个名字被分成两段。上面一段是仍然在朝掌握兵权的人。譬如凉国公蓝玉、永宁侯孙恪之类。

下面一段则是已经告老还乡或半告老闲居京城没有兵权的人。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信国公汤和、江夏侯周德兴的名字赫然在列。

洪武帝的耳边回荡着方孝孺的那句“皇太孙年少。似乎压不住朝中老将”。

是啊,允炆仁慈似标儿。朕若殡天,允炆即位,这些人会成为允炆的威胁!若这些人当中,有一两个图谋不轨,起兵谋反。那这大明岂不是要翻了天?

好吧,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就让皇祖父替你下杀手,全部除去这些隐患吧!

洪武帝打定了主意。这些追随他打天下的老将,很快就会被一个一个剪除。

三日之后,夜,东宫。

今日常歌当的是夜差。每隔一个时辰,他要跟东宫管事牌子王钺一起在东宫各处巡视一圈。

王钺是继云奇之后,洪武帝在内宫中最为信任的太监。朱标死后,洪武帝将王钺调往东宫,充任东宫管事牌子伺候朱允炆的饮食起居。

这王钺像极了云奇,生的肥胖臃肿。他为人和善,对洪武帝和皇太孙忠心耿耿。

常歌和王钺边走边聊。王钺道:“听说贵公子在凤阳皇陵当了多年百户?你怎么不把他调回京城做个大汉将军呢?在圣上和皇太孙身边,升迁也快一些。”

常歌敷衍道:“犬子能力平庸,能够担任守陵百户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他自己也没什么非分之想。凤阳是龙兴福地,他能够呆在凤阳沾沾皇家的福气,已是前世修来的大造化!”

众人巡视到东宫西偏殿侧的一排小房子前。这排小房子是东宫内堆放杂物用的。平时常歌带人巡视,走到这儿便回头。

常歌正要带人返回,王钺却想起了什么:“对了,皇太孙白天随口提起正殿外要加两扇好看些的屏风。我记得屏风都是堆放在最西边的小房子里的。。常镇抚使,劳烦你带几个弟兄帮我把屏风抬出来。谢了。”

常歌道:“举手之劳,何必言谢。”

众人继续往前走,走了百余步,忽然听到了女人的呻吟声。

王钺惊讶道:“难道闹鬼了?”

常歌却道:“这世间哪有鬼神。有鬼也是人扮的,有神也是人装的。”

说完他下令随行的十几名大汉将军灭掉灯笼。众人循着女人的呻吟声,来到最西头的一间小房子前。

“啊,啊,爷,饶了奴家吧!”女人的呻吟声愈发清晰。那些血气方刚的大汉将军听得心中如猫爪挠一般。

王钺大怒:“东宫禁地,竟然有人做出此等苟且之事?”

说完王钺快步走上前去,一脚踹开房门。常歌和大汉将军涌入那小房间。但见房间内正上演一出颠鸾倒凤,一个男人压在一个赤挑挑的女人身上。

常歌仔细一看,那男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手下的千户周骥!而女人则是一个年轻的宫女。常歌暗道:这宫女应该就是周骥所说的夏荷了!周骥啊周骥,你何必急于这一时?

王钺转过头,大吼道:“还不赶紧穿上衣服?”

周骥吓得浑身颤抖。夏荷吓得花容失色。二人胡乱将衣服套在了身上。

王钺道:“来啊,给我绑起来!明日请圣上和皇太孙发落。”

常歌想保周骥,他道:“王公公,请借一步说话。”

王钺很给常歌面子,随他出得小房子。在月色下,常歌替周骥求情:“王公公,里面那人是江夏侯的儿子周骥。周骥之前跟我说过,他跟东宫的宫女夏荷互生情愫。他已经写了信,让他父亲请求圣上赐婚。如无意外,圣上定然会成全这桩姻缘。周骥错就错在太心急了。”

王钺直截了当的问:“常镇抚使,你是想让我瞒下这件事?”

常歌道:“是啊。这等小事儿何须惊扰圣上和皇太孙?再说了,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周骥和夏荷本来就是要完婚的。”

王钺虽是太监身,却像极了都察院那些一根筋的清流言官。他摇头:“不成!宫廷禁地,竟然出了这种苟且之事,我是一定要禀告圣上的!”

常歌苦劝王钺:“王公公,你就看在江夏侯的面子上,饶了周骥这一回吧。您别忘了,江夏侯是圣上的义弟!”

王钺摇头:“不成!事情我是一定要上禀的!”

王钺油盐不进,常歌也是无可奈何。

不过常歌心中还是抱着几分侥幸:周骥始终是周德兴的儿子。圣上知道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