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五十八颗人头(1 / 3)

锦衣长歌 刘可乐 4853 字 2022-05-16

应天东郊。刑部在此地临时搭建了一个偌大的刑场。杨宪下了令,吏部、户部正九品以上官员全部到场观刑。

一大清早吏、户两部的两百多名观刑官员就来到了行场外。杨宪作为监斩官坐在监斩台上。

五十八名仓场仓头被五花大绑依次跪地,刑部和亲军都尉府的刽子手磨刀霍霍。

刑部的吕尚书建议道:“杨左丞,要到午时三刻才能行刑。要不要给观刑的同僚们设个座?”

杨宪冷冷的说:“让他们站着吧!老百姓成年累月风雨无阻的站在田里耕种,这些官员站一上晌死不了!”

监斩台下的常歌问柳寒月:“柳千户,你比我早进拱卫司三年,又一直专管刑狱。这样的场面你以前见过么?”

柳寒月摇头:“别说一次扒五十八张人皮了,就算一次扒五十八张猪皮的血腥场面我都没见过。”

与此同时,御史台。

刘伯温正在大堂内翻阅案卷。刘琏跑了进来:“父亲,出大事了!”

刘伯温道:“这里是御史台,只有御史中丞,没有你的什么父亲。今年你已经被拔擢为了从六品御史,我跟你说过多少遍,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刘琏拱手道:“是,刘中丞。杨宪要在应天东郊大开杀戒了......”

说完刘琏将事情的始末说给了刘伯温听。

刘伯温听后惊得面色惨白,双手颤抖。早就把刚才那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忘到了爪哇国。良久他才发出一声哀叹:“我用错了人啊!我怎么收一个嗜血的屠夫做学生!”

刘琏道:“父亲,杨宪不但嗜血,且胆大包天!一下扒五十八名正九品官员的皮而不请旨,恐怕连左丞相李善长、右丞相徐达都没有这样的胆子!”

刘伯温叮嘱刘琏:“你记住,从今日起杨宪再也不是我的学生。更不是什么浙东党骨干!我刘基没有这样的学生,浙东的鸿儒们也不堪与这样的人为伍!杨宪是一头披着人皮的狼!吃人不吐骨头的狼!听好了,你立刻联系御史刘炳,让他写折子参劾杨宪,我会和台中的所有御史在折子上署名!”

刘伯温之所以这样做,是料定了飞扬跋扈的杨宪绝没有好下场。他要用参劾折子提前跟杨宪划清界限。

刘琏问:“参劾的理由呢?圣上赐予了他临机专断之权,他不请旨杀官员属临机专断。”

刘伯温苦笑一声:“你糊涂啊!参劾杨宪四个字足矣。”

刘琏追问:“哪四个字。”

刘伯温咬牙切齿的说出了四个字:“暴戾无仁!”

坤宁宫。

洪武帝拿着一份奏折大笑道:“杨宪真有铁腕手段!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这头一把火烧得好啊!”

马皇后给洪武帝上了一杯茶:“他又做了什么事让圣上这么高兴?”

洪武帝将折子递给马皇后:“你看看吧。”

马皇后看完折子汗毛倒竖,她跪地道:“圣上,杨宪酷吏,绝不能用!”

洪武帝道:“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马皇后条理清晰的劝谏道:“其一,刑部、御史台、亲军都尉府没有介入调查,杨宪仅凭杨思义的几句话就断定了这五十八名正九品仓头贪污。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其二,人命关天。刑部秋决之时,每一个死囚犯的名单都要交给圣上御笔朱勾。杨宪一次杀五十八个人,却不请旨?这样的临机专断与造反何异?其三,扒皮楦草是用来震慑贪官的不假。然太过残酷血腥,自开国后圣上也只不过使用过两三次对付罪大恶极的贪官。一次扒五十八个人的皮,千秋史书会如何评价圣上?其四,圣上即将举行封爵大典,大典前扒五十八名官员的皮,大不吉也!”

马皇后的话字字珠玑。洪武帝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后,洪武帝道:“杨宪做这件事的初衷是好的。他是想杀五十八人震慑天下官员。让天下官员们都明白,贪污民脂民膏绝没有好下场。这样吧,将扒皮楦草改为斩首。”

马皇后道:“圣上,最起码要让刑部、御史台、亲军都尉府查清这五十八人是否有贪污之事再下决断啊。”

洪武帝却从龙案边直接起身:“不说这事了。来啊,起驾乾清宫。”

已近正午时分。

常歌问柳寒月:“这扒皮楦草要从哪儿下刀啊。”

柳寒月道:“从脖颈处下刀,先放血。血放完人死之后,再从左边第三根肋骨用刀.......”

常歌捂住了自己的嘴:“别说了。怪我多嘴,光是听就听得想吐。”

忽然间,一名大汉将军骑马疾驰二来。大汉将军下马,手捧圣旨宣读道:“有上谕。五十八名贪官罪大恶极。然扒皮楦草之法太过血腥,一律改为斩首。”

杨宪叩首道:“臣领旨。”

午时三刻,五十八柄鬼头刀手起刀落。五十八颗人头滚落在地。五十八个没了脑袋的脖子鲜血飞溅。常歌闭上了眼睛。不少观刑的官员被这样的场面吓得面色惨白,更有几个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