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王保保(1 / 3)

锦衣长歌 刘可乐 4832 字 2022-05-16

说完“圣旨”二字,常歌再度昏死过去。疲劳过度的他陷入了昏睡。恍惚中他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身处大山之中,猛然间天崩地裂。大山出现了一道山壑。山壑里透出金色的光芒。他走过去一看,山壑中填满了金银财宝。常歌惊喜的大喊着:“我找到唐太宗的宝藏了!”

“常千户,请醒醒,常千户。”一名大汉将军拍了拍常歌的肩膀。

常歌睁开了眼睛:“我睡了多久了?”

那名大汉将军答道:“您已经睡了三天三夜!通县之战已经结束了。我军大获全胜,杀敌七万,攻克通县。”

常歌惊讶道:“我已经睡了三天?通州的仗打完了?”

“打完了常千户。咱明军弟兄个个奋勇争先,常遇春将军更是带头冲锋。伪元军溃不成军。仅剩下三万余人逃遁回了大都。徐大将军正在视察战场,让您过去呢。”

常歌闻言眉头一皱:“伪元有三万人逃回了大都?这样一来,大都的守军已经有十三万人了。”

常歌起身洗了把脸,胡乱吃了些干粮,来到通县城楼下。正是傍晚,夕阳西下,残阳如血。整个战场上遍布双方士兵的尸体、燃烧的旗帜、散落在地的刀枪剑戟。明军士兵正三五成群在战场中搜寻生还的弟兄和伪元俘虏。几只秃鹫在天空中盘旋着,只等活人散尽,它们好冲下来啃食阵亡者的尸体。

通县城楼上,徐达俯视着战场,叹了一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一旁的常遇春笑道:“二哥一向是孔夫子挂要到能文能武,出口就是诗文!嘿,这一仗打得真痛快!咱们伤亡区区一万人,伪元军死了七万!都说王保保是当世名将,我看也不过如此。遇到咱们弟兄还不是灰溜溜的逃回大都去了?”

徐达苦笑一声:“呵,伪元军的主力早已经被咱们在河南、山东歼灭殆尽。通县守军不过是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大部分都是老弱和孩子。咱们已经将他们合围,王保保竟能在败军之中带着三万人马突围。此人的确当的起当世名将这四个字。”

常遇春道:“管他是名将还是大葱蘸酱,横竖大都离这儿不过五十里。咱们马上挥兵北上,打下大都,活捉王保保和伪元狗皇帝就是了。”

徐达却道:“不成!圣上的旨意是打下通县后原地休整七日。咱们不能抗旨不遵。”

常遇春愤愤的说道:“大哥也不知是怎么想的。打仗讲究的是兵贵神速!他却让咱们休整七天!有了这七天,王保保就能在大都加固城防,以什么待什么,二哥,那个文词儿怎么说来着?”

徐达接话:“以逸待劳。五弟啊,跟你说了多少遍,今后不要再称呼圣上为大哥。他已经不再是咱们的大哥。他是大明的天子,咱们都是他的臣子!”

常遇春道:“是,二哥。对了,你说圣上为什么让咱们休整七天?难道是怕咱们经过通县一战后损失惨重,兵力不济?圣上实在是多虑了。进攻大都,咱们能够调集十五万大军。”

徐达遥望着大都的方向:“圣上仁慈啊。他是想给伪元皇帝七天的时间逃离大都。让大都的百万百姓免遭战火。怕就怕伪元皇帝和他的丞相王保保领会不到圣上的好意。”

二人正说着话,常歌上得城楼来到二人面前。

徐达道:“常歌!我跟你四叔以前在濠州老营里是兄弟相称的,我该唤你一声贤侄。怎么样贤侄,歇过来了嘛?”

常歌拱手:“多谢大将军关心,属下已经歇过来了。随时都能启程回京复命。”

徐达道:“你先别打道回府。留在我军中如何。”

常歌问:“大将军是想让我在战场上历练一番?”

徐达摇头:“你是都尉府的千户,是圣上的家奴。我怎么敢让圣上的家奴上阵打仗?是这么回事,今年初我率军攻克济南。有御史台的言官参劾我手下的将领私吞了济南府库的财帛。大都是伪元的帝京,城中财帛远比济南多的多。瓜田李下的,难免会有言官在应天无事生非。我是想让贤侄你做个见证。到时候带着你手下的大汉将军负责封存城中的财帛。有都尉府的人做见证人,省得那些言官多嘴多舌。”

常歌心中暗道:都说大将军徐达胆大心细,心思缜密。看来果真如此。

常歌一口答应了下来:“属下全凭大将军吩咐。”

徐达又道:“你应该清楚圣上让全军原地休整七天的用意吧?”

常歌答道:“圣上定下这条旨意之时,属下就在圣上身边伺候。对圣上的用意略知一二。他老人家一来是体恤城中的百万百姓,二来是想让北伐大军的弟兄们少一些伤亡。”

徐达点头:“不愧是圣上身边的人,对圣意了解的透彻。”

三日之后,大都,伪元皇宫。

伪元至正帝一脸愁容的端坐在龙椅上。他的面前摆着一张祖先成吉思汗的画像。

左丞相王保保进得殿内叩首:“皇上。”

王保保,四十二岁。蒙元贵族出身,蒙名扩廓帖木儿。蒙古伯尔台部人。他的父亲是元廷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