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64章燕承诏(1 / 2)

裴老爷子同意让少津赴宴, 叮嘱孙子小心事,听安平郡王的意图后,早些来。

少津头。

父亲和大哥都不在京都, 他身为伯爵府男丁,理应站出来守护好伯爵府。

裴少津去逢玉轩, 踌躇许久后,同小娘说此事, 道:“我省得小娘恨极安平郡王府,孩也是样的,当年若不是他们威『逼』, 姐姐早过上安稳日子。”

转而又道,“只是……”

“我道理。”沈姨娘收住苦楚,尽量平静道, “祖父岁数大,父亲、大哥又不在京都,安平郡王送帖意不在请宴, 这件事既有蹊跷,身为裴家子孙,理应过去趟。”

说着说着, 话语间有些哽噎,继续道,“不仅是竹的弟弟,还是裴家二少爷,理应去的……姐姐若是知晓, 定会夸长大。”

裴少津见到小娘如此,心里跟着起难受。

五年,他所的每本书, 写的每篇文章,似乎都是为把自己磨得更锋利。段夫子常常评他的文章“立意率直,然锋芒过盛”,要求他下笔时,多添些古意蕴意掩掩锋芒。

文章可以改,心『性』恐怕没那么容易更改。

裴少津安慰小娘道:“小娘,五年即将期满,姐姐隔年兴许能承恩出宫。”

沈姨娘失落摇摇头,说道:“顺平公主送嫁在即,姐姐是贴身侍读,贵人们岂会这个时候放她出来?耽误这,等又是五年……者,以姐姐的『性』子,也未必肯这个时候出来。”进宫中,总有许多身不由己的事。

顺平公主觅得佳婿,顺利嫁人,竹姐身为公主身边最亲近的女官,势必会受赏进阶。

个从五品的女史,也说得上耀眼。

沈姨娘抹抹眼角,起身道:“我去请示老祖宗,给准备甚么礼件带去。”

平日里总是低眉顺受的沈姨娘,这时微微挑挑眉,宣泄自己心中的不快,关于礼件的事,似乎心里已经有主意。只不过她是个妾,想家中财物还得有老头。

数日后,沈姨娘带着下人,给少津捧来个檀木盒子,盒子外雕刻着瓜蒂藤蔓,象征绵延生息。

裴少津开盒子,只见里头卧着尊红玉雕塑,雕的是“榴开百子”,枝头之上几颗红石榴熟透而裂开,『露』出颗颗晶莹剔透的石榴籽。

这尊雕塑只是手艺精巧,玉质算不得多好。

沈姨娘眼角次多几分犀利,说道:“皇亲贵族的门第,讲究多子多福,津送此过去合适不过。”

“孩。”裴少津应道。

老王爷、郡王妃得此物自然会欢喜,至于尚书府如何作想,裴若棠又会如何作想,是否会生怒气到自己,沈姨娘、少津不得而知。

少津是去庆贺郡王府长孙百日宴的,何须顾及尚书府?

不管是盒子外的瓜藤,还是盒子内的红玉石榴,都与这百日宴相合得很。

……

……

百日宴那日,少津身柳青『色』的直裰,半肩绣着些竹叶暗纹,腰间包边银带上只挂块圆形玉珏,脚蹬黑缎长靴,从马车下来后,步步生风。

玉肤质,墨意眉目,好个翩翩后生。

王府大门外,老王爷、郡王妃站在最前面,世子、裴若棠站在其后,百日的王府长孙睡在红『色』襁褓里,由郡王妃亲自抱着。

这等场景很值得玩味。来,裴若棠想把孩子养在自己膝下的算,是无法实现。

不过,裴若棠也是有几分心计的,她款款大方站在世子身边迎接宾客,谈吐不俗,未『露』出丝毫不喜,确有大家闺秀、房娘子的气度。但又不时添些捂肚扶腰的小作,有些弱不禁风,让人心生怜意。

“景川伯爵府来贺——送红玉石榴对——”大管家吆喝道。

裴少津不急不缓,收住心绪,特意让随小厮将礼件捧到安平王爷跟前,作揖谦道:“恭贺王爷喜得长孙,伯爵府略备薄礼,聊表千里鹅『毛』之意,祝王府多子多福,绵延生息。”

他只同王爷、郡王妃说话,没给世子、裴若棠任何眼神。

接着,少津当着裴若棠的面开那檀木盒子,“榴开百子”得以示人。

直端着的裴若棠,初见到裴少津来贺时,已经心生诧异,心态有所不稳,如今这内内外外都含着戏谑之意的礼件,脸颊微微抽,手心已被指甲戳出血印——伯爵府是甚么意思?是暗讽她没办法为王府生得长子嫡孙,失算盘?还是嫌她眼中钉不够多,祝侧妃多生几子来气她?

祖母替她筹谋这么多,结果因为肚子不争气,失长子嫡孙这份依仗,裴若棠难免心生不甘。

偏偏她怒而不敢发声,还要极力忍着、压着,免得叫外人见她失态,到处诟病她。

安平世子吃过教训,身无武官军职,如今只剩个世子身份,能不能承袭郡王爵位还要父亲的眼『色』、圣上宣旨,哪里还敢像以往那样嚣张跋扈,只能木木杵在父亲身后。

安平王爷心意会的眼神闪而过,又马上『露』出和煦的脸,叫人收下礼件,和裴少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