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清算开始(1 / 3)

洪士明自己不是没有考虑过绕行鸦角山的可行性,但是相比直接穿插较为稳妥。

但是对于最终胜利结果的不确定性还是太大了!

且不说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问题,就算是真的绕过去又能怎么样?

现在已知的山西镇士兵就不下二十万之巨,而大同镇更是一无所知。

用最坏的结果来看,凭什么认为大同的守备就一定比山西镇较为薄弱?

就算假设大同镇的士兵数目要小于山西镇。

那么当得知自己撤军后,陈铮完全可以选择调兵支援大同镇。

到头来还是一样的结果。

可是这一来一回的时间上就让洪士明等人输了两个多月近三个月的时间。

拖也能把自己拖死。

打攻城战,要么直接猛攻速战速决就如京城一般。

要么就像当年围困盛京一般,将皇太极他们围死在城内。等敌人物资耗尽再选择进攻。

可是留给洪士明等人的时间可没有那么长!

因此虽然穿插相当冒进,却是目前最好的进攻方式。

由镇远军穿插到山西大同两镇之中,若战进可以逼陈铮放弃城墙的地形优势。

而将他们拖入到镇远军优势最大的野战当中。

若是陈铮不出兵,则可彻底切断大同与山西两城之间的联系。

彻底断绝两城之间的相互补给!

但如果说最大的问题,还是大同镇内的士兵数目。

在几年前林懿出征清剿流民时期,陈铮的全数军队总量是在二十四万左右。

但这也是三四年前的数据了,谁知道这些年陈铮究竟发展到了何种程度。

山西和大同都是作为边境的重点防御重镇,如果按人口的发展肯定比不上京畿或者蓟辽这样的富庶之地。

所以洪士明预计对方就算穷兵黩武,也会受到人口的限制。

最多扩充十万人就达到上限。

如果是仅仅比自己多出四万人,一旦进入野战这种优势就将被镇远军的武器装备优势所覆盖。

无论怎么说,越过山西镇穿插到两城之间发动进攻。

都是最好的选择。

“孤军深入,腹背受敌的代价你清楚么!?”

秦镇川武将出身,但从军打仗期间兵书也是没少读!

况且这种情况就是换一个没读过兵书的人也知道,自古以来古今深入者十有九死。

剩下一个也不过是侥幸逃生而已!

一旦穿插到对方两城之间,整个军队的补给线就将被彻底切断。

到时候就是想打持久战都没有了资本!

只能说除去战斗的优势之外洪士明这种决策无疑是放弃了后方所有的优势。

而选择和陈铮殊死一搏。

无异于项羽的破釜沉舟!

最多三个月的粮草储备,一旦到时间没有打赢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

这是主动再将军队陷入到死地当中!

还没等秦镇川说完洪士明这个决策的更多问题时,就突然被洪士明打断。

“所以呢?我知道你还能说出成百上千条理由来反驳我的决定。”

“但是你想过没有,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没有?”作为这次出征挂帅的洪士明。

他的肩头也扛着巨大的压力。

这是林懿并没有随军出征的首战,其意义远超他们过往所打的每一场战斗。

就算是最晚加入的洪士明,都跟着林懿经历了河南会战和辽东远征两场大型战役。

也算是军队中的老人了。

除去意义特别重大的战争之外,林懿已经不可能再亲自挂帅指挥战斗。

权力放了出去,相应的责任也加在了所有人的肩头。

而这份责任之中,包含的就是林懿对他们的信任。

洪士明,秦镇川,齐玮元,他们各自统领的军队就是在镇远军八大营当中也是绝对的佼佼者。

比起李自成和孙承宗这样的驻防军要强上太多。

“是,我知道这场仗不是非胜不可。”

“即使绕远打不下来,最差也不过是在入冬之间回到京城当中再从从长计议。”

“我们做所的一切都会如实禀告,最终这场战斗无功无过。”

“几个月时间一晃而逝,无功无过而已。”

“但是这就是你我所追求的吗?”洪士明说的话掷地有声,让秦镇川和齐玮元陷入到了沉默当中。

“追求的就是打个平手?拥有天下第一的镇远军和对方地方势力打个平手?”

“别傻了!这场战斗对我们来说只能胜利。”

“平手就是失败,是我们指挥的无能!”

三者从地位上其实都是隶属八大营统领,只是洪士明这回挂帅印。

拥有最高的指挥权。

如果明知道绕路根本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