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战况危急(1 / 2)

“荒唐!”

“废物..都是废物!”

“告诉何元君,没有支援!让他自己看着办。”

“告诉武三思,国都都要没了,还打个什么仗,打下了济阳又有什么用?这都多少天过去了?”

“再过三天,我的脑袋,就要挂到了宋军凯旋的旌旗上了!”

大殿之上是暴怒的何裘,群臣瑟瑟发抖,谁都不敢开口说话。

本来大好的局势,在一夜之间倾覆,没有谁能想到会是这样的局面。

而造成这一切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郑国人战斗力太拉胯了。

不仅被敌人突破了边防线,甚至连个声音都没有能发出,等到所有人反应过来,局势已经一发不可收拾。

别看宋国在自己的北方失去了大量的领土,但只要换家成功,最不济,也能打成一个平局。

但何裘完全不能对自己这个无能的亲家发脾气。

甚至要期望宗郐的身体早点好起来。

要是郑国君主在曹国暴毙了,软弱的郑国人说不定会在宋国人的兵峰下瑟瑟发抖,举起武器投降,转头就把曹国人当成敌人。

这不是没可能发生的事情。

许多郑国人早就被天锦镇一战吓破了胆,只是因为国君还在定陶,总归会有一些心向王室之人,举兵前来援救国君。

最差也能对宋军后勤造成一些困扰,侧面对战局提供一些帮助。

距离曹国发动紧急动员令已经过去了五天半。

但定陶的局势却越来越坏。

随着宋将齐仁海正式担任东线元帅,在部队抵达定陶之后就对这座坚城进行了全面封锁。

此时光是定陶城下的敌军就包括齐仁海的三万本部精锐,一万宋军王牌玄甲重骑与两万辅助轻骑。

再加上原本的五万边防军,实际战兵数量高达11万。

在加上一些辎重辅兵,对外号称三十万大军!

这个数字如果算上在天锦镇集结的各路新军,很难说有多少水分。

当然骑兵攻城是不得已的下策,至少齐仁海还暂时还没有把王牌投入到攻城战中的想法,不过相对而言曹国方面付出的代价则是完全与外部断了联系。

哪怕是先天高手,也只能趁着夜色的掩护找机会溜出城,如果被发现陷入围攻。

基本也是死路一条。

南街何宅,何平那天在宴会中断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这两天还抽空去看了看躺在病床上的老丈人。

老丈人宗郐颤抖着的嘴唇,话都说不利索了,也不知道在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之下,还能不能再次站起来。

随着战况升温,外面的饭店早就关了门。

何平想吃饭都没地方吃。

好在水仙算是定陶的半个地头蛇,物资这种东西,在黑龙会的仓库里有很多,也没少了何平一行人的吃喝。

庭院下,何平坐在躺椅上晒着太阳,水仙站在他的左边,为何平介绍着当下的局势。

“对比宋国的十几万大军,曹国能动用的力量则少的多。”

“正规军只有巡防营与下军留守营,一共不到七千人。”

“当然定陶曹国贵族很多,要是他们愿意贡献出私兵与奴隶,凑个一两万人不成问题,不过战力就不能得到保证了。”

“定陶的青壮居民到是一个不错的兵力来源,很多都是经过基础训练的,不过短时间想要收拢将这一部分的人形成战力,还需要一位有能力有威望的名将。”

“哦,对了。战力最强的还有守卫王城的王宫卫队,数量在千人以上,都是精锐武者,不过他们身负君主安危,应该不可能上前线。”

何平摸着下巴沉吟道:“不会,定陶的战争潜力还是有的,毕竟现在定陶城内的人数已经突破百万,如果局势崩坏,我相信不管是王宫卫队还是特殊机构,例如..打更人什么的。全都会被拉上战场。”

“别忘了,郑国国君,也不是空身人就来定陶的,即便大部分的兵力都留在了天锦镇,但几千精锐肯定有。”

“零零散散拉起一只五六万人的大军,不能击退敌军但只是守城还是能抵挡一阵子,只要曹国援军来的快,有机会取得胜利。”

“我觉得兵力其实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物资短缺吧。”

“你有计算过,定陶城内的粮食,够多少人吃嘛?”

水仙一阵语塞,支支吾吾的说:“宋国军队来的突然,不知道为什么,我这边都没有收到相关的消息,应该是宋国将黑龙会内部的消息买断了。”

“所以,虽然收拢了城周围的居民进入定陶,但曹国的大量物资储备,都被拉往了前线,城内的食物,应该勉强支撑半个月吧?毕竟战争没开始之前,谁都认为定陶是一个安全的大后方,并不需要留守太多的兵力与物资。”

从宋国南方军队秘密北上,到奔袭天锦镇合围定陶,甚至于最开始联合越国击溃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