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一百零三章(3 / 4)

大家都不相信田馨已婚,连不爱说话的秦楚都开了口:“你结婚了?”

田馨嗯了一声。

秦楚:“可惜了,嫁人有什么好的,我是独身主义者。”

挺先进的思想,田馨表示理解。

刘小青和秦楚是截然不同的想法,她大大方方说:“上大学我是有目标的,就是好好学习,毕业找份好工作,还有,找个对象,嫁个条件好的男同学,我老家是农村的,我考上大学不容易,我要想办法留在首都,扬眉吐气。”

聊完才知道,秦楚和刘小青都是调剂来的国际贸易专业。

虽然来了学校,大家其实还是不明白,这个专业到底学什么。

孔令西说:“我听大二的学姐说,要学英语,我英语特别差,只会简单的句子,要命了。”

还没上课,听着要学英语,几个人唉声叹气的。

“早知道学英语,我就不报了。”孔令西道。

田馨安慰说:“大家英语底子都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大学好好学英语,肯定能追上来,高考停摆这些年,水平都差不多的。”

刘小青问:“一般英语就计入百分之十的总分吧?田馨,你英语考了多少啊?”

田馨高考的英语成绩还不错,英语题简单,基础掌握牢固就能拿分,笔试题都是有技巧的,田馨背了好几个月的单词,很有效果。

田馨迟疑道:“76分。”

刘小青:“……”

“你跟我的痛苦不是一个级别的,我才考了35分。”

孔令西被安慰道:“我42分。”

聊起过往,只有田馨自己是下乡知青,剩下这三位,都是按部就班在上学。

刘小青家在农村,条件算是差一些,说道:“我家有亲戚在部队,我妈说让我上学,说不准能保送上大学,没成想,后来恢复了高考,我学习还行,就考来了首都。”

除了田馨,三个同学都是单身,连男同志手都没碰过。

田馨去隔壁打水,有位女同学盯着她看。

过了会儿,对方兴奋道:“田馨,你叫田馨对吧?”

田馨在这没熟人,眼前这个短头发的女同学,她也不认识:“你是?”

"我跟你同省的,是老乡,我在省报上看过关于你的报道,你支起了茶水摊,还开了私人饭馆,上过两次省报呢!”

孔令西也在水房,回到宿舍好奇问:“田馨,你还懂做生意?”

田馨没细聊,敷衍了几句:“跟家里人一起做的,我上学,管的少。”

能上过省城的报纸,肯定不是小生意,至少是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是典型人物。

孔令西又说:“人家隔壁同学可说了,说田馨是模范人物,这评价真不低!”

在省城还行,在首都,人才济济的,田馨这点经历哪够看的。

田馨这次过来带了辣椒酱,准备给舍友们分,提到饭馆,田馨就提前拿了出来:“本想晚上去吃食堂给大家尝尝的,这是我们饭馆自己做的辣椒酱。”

孔令西率先打开一罐,不住的夸赞:“真好吃,里面还有肉末,比国营食堂的小菜好吃多了。”

学校有三个食堂,几个人去了离宿舍最近的一个。

秦楚没吃饭,回到宿舍,秦楚说:“田馨,刚才班主任过来找你,让你去一趟行政楼。”

“班主任?找我干啥?”

秦楚掀掀眼皮:“我哪知道,自己问去。”

田馨没吱声,田馨初来学校,对一切都不熟悉,只知道班主任的名字叫沈大成。

打听了几个人,总算找到沈大成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有几位老师都在,田馨怕老师不认识,自报家门:“哪位是沈大成老师?我是国际贸易专业的田馨。”

靠墙带着金丝眼镜的男老师挥挥手:“田馨,我是沈大成,你过来。”

原来,沈老师火急火燎找田馨过来,是想让她在明天的新生大会上,代表系里发言。

这个发言不是新生发言,新生发言另有其人,新生大会,每个系都需要挑选两名新生进行未来展望,词不多,一人两句就够。

男同学已经挑好,就是女同学,系里的老师犯了难,男同学是按照入学最高分挑出来的,两个高分学生,也没意思,系主任的想法是,找个有代表性的学生。

都是普通学生,谁还能比谁传奇到哪?

今天下午,系里一位女老师说,她记得看过一份报纸,说有位创业的女知青,考到了他们学校,省报专门做了一期报道。

各省的省报学校每期都订,系主任根据女老师的印象,找出了田馨的那两期,当场就拍板,让田馨上!

下乡回城的女知青,不指望知青办安排工作,自己独自支起茶水摊,发展壮大下,成为省城的一道风景。

不仅如此,她还接手了私人饭馆,经营的红火热闹,店里招牌的蘑菇面,是附近人民的最爱。

这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