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和亲公主(1 / 3)

比起建国来说, 守国才是更难的。

更何况阿瑶不但是女子还是异国之女,在不少南境百姓, 尤其是王室宗亲看来,那妥妥的就是一个外人,有什么资格来管理他们的国家。

可惜, 他们恼怒归恼怒,不满归不满。

还是要臣服在阿瑶铁血暴力的手段中, 这个法子虽然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有效的。

至于接下来。

她自是有的是时间去处理。

因此, 在以绝对的暴力手段压制了这些人后,阿瑶便也徐徐的展开自己早就已经准备好的计划。

或许是因为阿瑶暴力血腥的手段太过于深入人心的缘故, 所以她的计划推行的相当顺利, 虽然偶尔也发生了一点点的小波折,但却比阿瑶预想的要好的多。

正所谓, 得民心者的天下。

阿瑶成为摄政王太后所做的第一件事, 自然就是解决南境存在已久的粮食短缺的问题。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早在她决定和亲南境的时候,她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起来, 她第一个要推广的便是土豆和红薯,这两样东西都是很高产的食物, 而且对土地的要求也不高。

像是一些贵族高门, 自是看不上这种东西, 但对百姓来说, 只要能果腹, 那就是好东西,更不用说,土豆和红薯的味道很是不错,尤其是红薯,即便是生的,那也是能吃的。

所以,

刚开始推广的时候,百姓们还只是碍于威严,不得不接受,不过在见识了土豆和红薯的产量后,他们迅速的转变了态度,尤其是在这个冬天里,他们不用再挨饿,也没有人饿死。

百姓们其实对于谁当王上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也不怎么关心,对他们来说,这些消息还不如让他们吃一顿饱饭来的重要。

所以,阿瑶这一手可以说,直至民心。

就凭借这一点,南境的百姓便开始传颂起阿瑶的美名,夸赞的话那是一句接一句,竟还有人编成了什么天仙女,下凡间,知疾苦,心不忍,赐天食的民谣进行传唱,一时间,阿瑶在南境百姓心目中的声望达到了最高点。

哦,至于之前听到的什么心狠手辣,残虐暴力等话,早就已经被他们给丢到了脑后去。

这让不少一直都不满阿瑶掌权的一些官员还有王族宗亲,几乎是要气歪了鼻子。

大宁人就是阴险狡诈。

但不管他们心里如何的吐槽和诅咒,对阿瑶是一点影响都没有的,她现在忙得很,恨不能一个人劈成两半,哪有功夫和时间搭理他们。

更不用说,这些人光是长了一张好嘴,只敢私下里行事,连正面刚的勇气都没有。

胆小鬼。

“亏得他们还以勇猛自称,竟是连这点胆子都没有,真是让人失望!”阿瑶有些失望的开口说道。

成功的让知书的嘴角抽搐了一下。

公主殿下,咱们说着话的时候能不能看一下场合,知书扫了一圈,地上躺了一地的尸体,少数也有数十人,她都不记得,自公主殿下成了摄政王太后,这是第几次遭受刺杀了。

不过公主这话倒是一点都不假。

心里吐槽归吐槽,却一点都不影响知书做事。

因土豆和红薯的高产量,能让他们吃饱饭,所以南境的百姓们便迸发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开始积极的种植,甚至开始自己开垦荒地,本来不少搬迁的游民,也慢慢的在一个地方稳定了下来。

渐渐的,一些地方形成了新的村落。

对于这样的转变,阿瑶自然是高兴的。

她是属于想的比较长远的人,对于百姓们开垦荒地进行种植,她自然是支持的,但同时也要有所约束,可不能只意味的开荒,不做任何的保护措施,要知道南境国的国土,有一半是在塞外,本就荒凉了一些,若是再去没有任何节制的去开垦的话。

那估计十多年的时间,荒原怕就要沙化成荒漠了,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阿瑶自是做了一系列的规定。

防止沙化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当然是种树了。

而胡杨树是最好的选择,耐寒耐劳,生命力顽强,简直就是不二的选择。

除了解决粮食外,还有衣物的问题。

南境的冬天一向都比较难熬的,温度也比大宁要来的更低,但御寒的东西却以动物的毛皮为主,其实像是木棉,丝麻还有棉花,也是有的,前两者还好一些。

像是棉花,那可是比毛皮还要金贵的东西,虽然御寒保暖,但它的产量却太低了。

所以,种植的人不多。

但这对阿瑶来说,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产量低,那就改良啊!这对一般来说,或许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但对阿瑶来说,倒不算什么大问题。

衣食住行。

阿瑶在解决了其中的两样中后,她在南境国内的声望,便达到了一个小高峰,就连那些反对阿瑶的人也都开始变得心悦诚服起来了,背地里的小动作少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