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124(1 / 6)

把孩子放跟前玩着, 家里也没什么事, 李曼青舒舒服服的窝沙发上看了会儿电视。

自从过年后电视里就一直在说香港回归的事, 换了几个台都要么没节目,要么只放新闻,她看了会儿觉着眼睛疲劳了, 准备出门吹吹风,让眼睛歇会儿。

上辈子不到四十岁, 她的眼睛就被熬坏了,永远忘不了那种看什么都昏花不清, 像带雾气的玻璃的感觉。这一世, 她一定要好好爱惜自己的眼睛, 做一个到八十岁还能耳聪目明的老太太!

把两小只提溜到院子里,她去哪儿就把她们放哪儿, 正准备带她们去干妈家玩呢,门口就有人喊“曼青在家吗?”

这是蒋玉兰的声音。

李曼青赶紧把门开了, 果然是她,正提着个竹箩筐, 里头卧着几只细细长长的东西,散发出一阵沁人心脾的异香。

李曼青情不自禁深深地吸了一口。

“呀!真香啊!嫂子快进来。”她挽着蒋玉兰的手进院子, 搬了个草墩来给她。那阵异香越来越浓了。

蒋玉兰也不坐,见她皱鼻子的模样, 笑得跺脚, “哎哟你可别吸了, 就在这儿呢!”把箩筐往前推了推。

李曼青低头一看, 果然是那几根细长的东西,准确来说应该是植物。

名叫芋头花。

茎杆跟芋头叶、荷叶差不多,粉红粉红的,又细又长,顶上开浅黄色半包的花,中间有黄黄的香喷喷的花蕊。她上辈子非常喜欢吃!

可惜却很难买到野生的,菜市场里能见到的都是人工种植出来的,香味儿远远比不上野生的纯粹和浓烈。

而且,要说它香的浓烈吧,它又不是香水那种浓烈,而是特别特别香,一种清香,香到李曼青觉着她可以闻醉掉的感觉。

她曾经想过,如果有一种香水能让她心甘情愿花钱买的话,那一定是芋头花香味的。

“怎么样,香吧?”蒋玉兰得意的扬起箩筐来,让香味更浓了。

李曼青抱着她胳膊问:“嫂子哪儿来的芋头花?”这几天能开的应该还不多,一般春天才会比较多。

“我娘家摘来的,他们在山脚下有片地,挨着河边,早几年前随便埋了几个老芋在里头,说是长了叶子可以割回来喂猪……后来发河水全给冲走了。谁知道这几天突然又长出来,还开花了!开的还挺多,就给我们送了点儿来。”

蒋玉兰喝了口水,笑道:“我知道你喜欢吃这些稀奇古怪东西,就给你送几朵来,也没多余的,别嫌少啊……”

李曼青感激还来不及呢,赶紧道:“多谢嫂子惦记着,我确实就好这口呢,都多少年没吃过了,今天沾嫂子的光可有口福啦!”

蒋玉兰高兴极了,任是谁做了人情都想得几句好听话的。李曼青嘴甜会说话,为人又沉稳,她倒是庆幸交了这么个朋友。

李曼青还想留她多说会儿话,反正自己在家也没事,但她说儿子快放学了,得回家做饭去。走之前问她会做不,别做不好会麻嘴的。

所谓的麻嘴,就是芋头花里有什么特殊的物质,估计就是跟异香有关的,处理不好的话入口特别麻,有时候麻到嘴唇、舌头都不听使唤,一点儿知觉都没有,甚至连喉头都会麻痹。

所以一般人处理不来,干脆就不吃。

但李曼青不一样,她上辈子没少吃这东西,后来连附近小饭馆的老板娘都找她帮着处理,因为她的技术有了小小的“名气”。可以蒸茄子吃,蒸臭豆腐,蒸蛋羹,蒸火腿,蒸洋芋……吃法多着呢!

其余的家里都有,只茄子没有,正好,她偏偏想吃蒸茄子的。

送走蒋玉兰,她把孩子交给老爷子看住,自己拿着钱包上街买茄子去,他们菜园子里没有,但菜市场应该有大棚里种的。为了防止两个小捣蛋鬼碰到芋头花,她还专门给放厨房里,把厨房门给关上。

刚巧在菜街遇到大姑姐,也正买菜呢。

“大姐你要买啥?别开火了,过来我们那边吃吧,今天有好东西呢!”

“啥好东西?”唐丰莲穿了身驼色的羊毛大衣,配上大波浪的头发,特别显气质。

“芋头花!玉兰嫂子给的,平时还吃不到呢。”

唐丰莲果然心动:“哎哟,那有口福了,正好芳菲去学校了,她爷爷奶奶回老家看油菜去了,跟你姐夫两个人还真不知道吃啥……”

李曼青明白这种感觉,有孩子在,问她想吃啥就买啥,不用费力想什么样式,但自己做主的话就难了,菜市场的菜每天就那几样,看来看去也没食欲。

大姑姐说双们爱吃鱼,她又去买了条鲫鱼,给她们煮鲫鱼豆腐汤喝。要不是李曼青拦着,不知道她还要买多少别的。

两人满载而归,许多吃不上的都直接放厨房,天气冷不容易坏。

说好让大姐夫也过来,刘莲枝两口子上同事家做客了,杨丽娜要上班,只有哥哥和小辉在,李曼青也把他们叫过来,大家帮着七手八脚做饭,速度倒是挺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