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零四章 人从海上来 (上)(2 / 3)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师 4357 字 2016-05-30

相公请客还敢来迟。”

“距离六点还有一刻钟。”见吕相公眉头微拧,赶紧有人补救道:“却是我们来早了。”

“抱歉抱歉。”〖中〗国人就是不禁念叨,人们正在说着呢,便见一个身穿蓝府绸夹袍,罩一件雨过天青套扣背心,古铜se皮肤丹凤眼的中年男子,带着个一袭蓝衫,修眉细目、面如白玉的俊俏后生出现在悬梯处。说鼻的是那个中年男子,他抱拳微笑道:“方外之人xing情疏懒,竟要诸位朋友久等了。”

他一开口,便让那些怪异的眼神回复了和善,人们打心眼眼里觉着,自只方才落了下乘,怎能用世俗的眼光去看这样一位自风流的真名士呢?

敏锐的察觉出气氛的变化,吕相公笑了,自己的眼光不会有错,这是个十分独特的人。他拍一拍身边空着的座位道:“雨田兄,来晚了先自罚三杯再说。”

“那是自然。”被称作面田兄的中年男子大大方方的坐下,丝毫没有半分受宠若惊的意思。他一连饮了三大杯烈酒,面不改se心不跳。

惹得众人连声叫好。

先前桌上摆着的只是一些冷碟,沈默喝完三杯酒,吕相公便对shi立在一旁的餐厅管事道:“上热菜……”

美貌的shi女捧上精美无比的菜肴,不一会儿,江浙一带的驰名特产诸如金华火tui、杭州笋鳖、松江糟黄雀、江yin炙蛴、台州天摩笋、苏州mi浸雕枣、无锡糖腌排骨、绍兴女儿红、湖州杨梅酒等珍奇美味一齐摆上席面。尽管在座的都是见惯了世面的,但还是吃惊不小

他们不少人已经举办过宴会,知道船上早没有做这些菜的配料了,这几日船也没有靠岸,却不知吕相公是从什么地方变出来的。

“敬酒之前,先解释一下,以免诸位误会船家。”吕相公端起酒盅,微笑道:“昨日有寒家的船队经过,便让人讨要了些食材,而且船上恰好还有一位做淮扬菜的名师。”他说得云淡风轻,但在茫茫大海上,想要办成这点事儿,需要多大的能量,大家都很清楚。

众人做恍然状,纷纷举杯与吕相公清脆相碰。面对这些se香俱佳的菜肴饮品。众人是胃口大开,动过筷子更是才明白,吕相公为何要特意提厨师虽然船上的菜肴水平已经够高了,但这一席硬是又高出三分去。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口一一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宾客们玩起执壶猜谜的游戏。虽然已不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但人们还是喜欢做些文雅的事情……或者说附庸风雅。

吕相公自然是令主,他想一想,说:“咱们行个“连理枝理枝是《四书令》的一种,《四书令》是最流行的酒令“连理枝,的要求稍高,每人要说两句《四书》中的句子,以上句的末字和下句的首字,组成一个词,而且下一个人所对的词,要与上一人所对的词xing相同。虽然有些难度,但这个酒令本身很热门,在座众人都是酒桌老将,就算自己对不出来,也该听别人对过。他便开个头道:“我的首令是,道不远人,参也鲁。”

“人参……”有人迫不及待的喝彩道:“好!”

“接下来要对中药。”

“…”下一个是那雨田罘”他微笑着思考一会儿,才有所得道:“诸侯之宝三,七里之郭。”

“三七。”吕相公笑着点头道:“果然难不倒雨田兄。”

雨田兄摇摇头,笑道:“老了,脑筋转不过来了。”

接下来两个答不上来,都乖乖认异,第三个清瘦的男子对上道:“臧武仲以防,风乎舞穿。防风!”

“好!”人们纷纷叫好:“李员外不愧是进士出身,学问就是扎实。”

那李员外谦虚笑道:“惭愧,快要把四书都还给孔圣人了。”是隆庆五年的福建进士,万历元年外放天水知县,就赶上张居正在全国推考成法,他那是个穷县,打死也完不成任务,索xing挂冠回乡,学那陶朱公经营起财货来。这放在二十年前,肯定是一大新闻,但搁在现在的东南,却没什么好稀奇的,弃儒就贾的多了去了“安平乐道。已经不是士人的人格理念,能够经商致富的读书人,同样会被人仰望。当然守旧之人依然会叹息道:“世风日下啊。“李员外对完了,下面一个肥头大耳的胡老板,众人等着看他笑话,谁知他却呵呵笑道:“不知为不知,母命之。知母。”说完自己招认道:“恰巧听人对过。”

“倒叫你逃过一劫。”众人笑道。

轮了一圈下来,一半人对上来,一半人喝了酒。该那雨田兄出令了,他笑笑道:“那就用四书猜谜。

我先出一个“生而能言。,打《四书》中一句话。”

“我直接喝酒!”下面一个直接投降,然后对自己的下首道:“司马兄,你也一起喝。”

“我有了!”那司马兄却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