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原来是兄弟(2 / 2)

混在北宋末年 土扒鼠 3407 字 2017-12-17

其实也不是军纪的问题,主要是招募这些兵员时,就是用来守城的,最明显的就是弓箭手们,往城头上一站,只要视力好臂力强就行。所以这平时的行军布阵就不怎么重视了。

再看披挂整齐的梅谷堡数百军士,则和这些藩兵们形成了鲜明对比,只见其队列严整,个个精气神饱满得象下山的小老虎似的。

唐十一马上又发现了一问题,很多藩兵都没穿甲衣,不由问身旁王虎:“王教头,所有参与训练者,必须披挂整齐,你没有传达下去吗?”

“回唐指挥,这个问题昨天就已传达给了各部”王虎答道,转身快跑几步在队列前,高声喊道:“昨天下达的指令,为何没有执行,现在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马上回营房披挂整齐来此集合,有违令者,一律军法处置。”

王虎说着,对身旁一名将校道:“刘军纪官,你算着时间,所有晚到者或不达标者全部禁止入场。然后进行军法处置。”

“是”刘标刘军纪官高声应道。回完话一挥手,两名助手跑到校场最前的台子上,树起了一个沙漏。

开始,这些骄横散漫惯的藩兵们还很不以为然,看要来真的,也不由紧张起来,哗的一声,疯跑向营房。

其实这大宋的军纪是极其严格的。无论训练,还是行军列阵到正式作战,都是有一整套极其细致的程序和规定的。这也是太祖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后,将能打的猛将全部搞下去了,也是担心宋军的指挥水平直线下降,自恃打过无数次仗,于是就将自己的经验总结搞出了一部操典来,以后的宋军训练行军打仗都要一丝不苟的严格遵守这部操典。

做什么都是一板一言、有章可循,这样做的好处也确实有,因此避免了因指挥官素质的参此不齐而犯一些低级性失误。但负作用更明显,那就是让宋军成了一支“机械”化模板军队。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对敌时,这弓箭手什么时候放箭,放几支箭都是有严格的规定的,若是弓箭手因紧张而早放或晚放箭,多射了一支或少射了一支,那么不好意思了,直接拉出来砍头。

军纪动不动就杀头,若真要严格执行,就以现在整个大宋军纪情况来看,恐怕没到打仗,这兵就给杀得差不多了。所以,很多规定也是有其名而无其实。

所以,当军纪官宣布要来真的时,这些藩兵和弓箭手自然十分紧张。很快,大部分人都按时披挂整齐的列队在校场。

“时间到”随着沙漏中最后一粒沙滑落,军纪官高声唱道。

这时,还有三三两两,不以为然的军士迈着散漫的脚步缓缓而来,且眼神中多带有不屑。

“晚到者靠这边站,你,还有你,为何没有披甲,也站到那边去。”王虎领着刘军纪在队伍中查看,将穿戴不合格者和晚到者集中了起来,大约有三四十人。

“老子们会拉弓会射箭能守城就行,玩特么什么虚的啊!”一名粗黑的壮汉不屑的嘀咕道。

“就是,老子可是一等一的神射手,还用得着特么训练”不少人跟着回应。

唐十一并没多少意外,知道到哪都有些不听话的愣头青,特别是山高皇帝远的边军,要是没有,那才奇了怪了。不过听这些人不屑的语气,似乎都有两把刷子啊。

“按律,每人当杖脊十下,罚三月军饷。”刘标郎声道。

“执行”王虎冲一队手持长枪的军士冷喝一声道。

呼的一声,上百名军士冲上前,两人一个,将受罚者摁在了地上,并扒去了上衣,真接挥动长枪杆劈哩叭啦的抽打起来。

卧槽,一群故意对着干的家伙这才知道玩过火了,其中几人猛然挣扎起来,一把甩开冲上来的军士。

不过,这些执行军法的军士也不是吃素的,立马又一拥而上,迅速控制了局面,将几名闹得凶的家伙死死摁在地上。不过,还有一名最粗壮的家伙,先后掀翻数人,一时无人能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