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再烧一把火(2 / 2)

混在北宋末年 土扒鼠 3366 字 2017-12-17

据,也不能将重点怀疑对象唐十一怎么样。另外,先后派出的数批精干力量,竟没寻得那帮农夫的半点踪迹,这也让王鼎深感不可思议,心想这凶犯倒也罢了,难不成,那些泥腿子也如江洋大盗般,就这么的凭空消失了。

其实“护公田”的暴行可以说已达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不但在开封府周边地区,更是在河南、山东等多地,官府以“护公田”的名目,搞得无数人家破人亡,因为人们稍有反抗,就会遭到残忍的打杀。

史载“由是破产者比屋,有朝为豪姓而暮乞丐于市者”,先后被杖死的良民达上万人之众。

现在这起惊天大案发生后,在朝野间所引起的震动自然是极其巨大。

受此案刺激,本就怨声载道的民众们群起反抗,尤以京东、山东、河北等地的人民反抗最为激烈。大有在江北掀起一股起义的风浪。

在政府中,本来不少正直官员也觉得李彦所主导的“扩公田”实在是过分,认为这是挖大宋的根基,但迫于对方权势,自然敢想不敢说。但这件屠杀官差的大案发生后,随着各地声讨的声音越来越众,不少官员趁机发声,指出“扩公田”的严重危害性,请求大官家废除西城所,并还田于民。

特别太学生院以陈东为首的数千名太学生,以此案为契机,直接去向大官家请愿去了,请求大官家废除“扩公田”的名目,以平息民愤。

不过,下面虽然闹得不可开交,但在以赵佶为首的核心高层却还相对平静。因为朝中六贼等重臣,由于各方利益盘根错节,可以说是既有矛盾又有合作的关系,又由于各方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那就是牢牢把控这个帝国的最高领导权,彼此间是以合作为主。

所以当朝野上下对“扩公田”的声讨一浪高过一浪时,其他要贼,如童贯、蔡京、高俅等人象商量好了似的,来了个沉默以对,既不落井下石,又不替其美言开脱。

赵佶一开始并没当回事,觉得这起案件虽然极其恶劣,但也认为这不过是一起具有偶然性的案子。不过,随着西城所和开封府一夜之间同时被凶犯光顾,又加太学院的数千师生前来请愿,并递上了万言血书。

赵佶也受到触动了,不过他并没第一时间表态。而是在顶住压力的情况下,召来了李彦,想问个清楚,这“护公田”究竟怎么搞的,不光出了凶杀案,竟然连那帮上学的书呆子们都给惊动了。

李彦自然大吐苦水,恨不得扒光了衣服给大官家看,咱家的一片心可全在朝廷、全在大官家您的身上啊。

赵佶看这家伙说的言辞恳切,泪水涟涟的样子,一时忘了自己是兴师问罪的了,反而安慰了宠臣两句摆摆手让其走人了。

唐十一和武松等好汉们来到开封府衙报道签字画押后,就直接回去了。

唐十一心里并不轻松,一是担心那帮农夫被追回,二是担心扩公田继续搞下去,本来富庶的江南刚因叛乱给搞得千孔百疮,这江北若是听凭这帮****如此乱搞下去,估计这大宋神仙也难救了。

回走的路上,见不少人匆匆往御街方向而去,一打听,才知是有太学生的学生在那跪着请愿呢。

唐十一和众好汉自然没什么心情去瞧热闹。但唐十一也隐隐感觉自己冲冠一怒斩杀十一名官差,还真杀对了,如果“扩公田”能因此被废止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想到扩公田极大的危害性,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突然想起昨晚燕青夜闯西城所和开封府所带来的震动。为何不再借白莲教的名义再烧一把火呢。

临近梅园时,唐十一将燕青和武松、时迁三人留了下来,让其他人直接去了花满楼。

四人来到大堂。

燕青和武松、时迁三人表情各异。不过三人都意识到唐十一要有行动了。

果然,唐十一第一句话就让三人惊了一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