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穷途末路(2 / 2)

混在北宋末年 土扒鼠 3431 字 2017-12-17

而就在唐十一这部惬意无比之时,原来和他们在京城共宿一临时军营的河西路的李良辅他们,却完全是另一番光景。

李良辅率五十悍兵,辗转河北、山东、江苏等地,终于在苏北探得梁山好汉们的行踪。此时,已是二月初,宋江等人自出得京城,将梁山好汉集结后,就遇到了李良辅部。打了一场后,损失惨重,无奈,面对如影随形咬住自己不放的这队悍兵。宋江决定走海路南下,以躲避这队官兵的追捕。

于是梁山好汉抢得十几艘大船后,被逼出海南下。

而李良辅及其麾下悍兵,全是大西北土生土长的汉子,哪能跟长期活跃在八百里水泊的染山好汉比。只能眼睁睁看人家上船远循。

而梁山好汉的这次出海,也注定了其穷途末路的到来。

李良辅虽然没能出海追击,但还是将敌情上报了,梁山贼寇从海路下江南的消息也立时被以紧急军报的行式传到江南沿海一带。

面对沿海一线的严密防范,宋江一伙竟很难寻得上岸机会。

这在海上漂毕竟不同于水泊里,很快,好汉们在船上就受不鸟了,再加上总得上岸补充一些淡水什么的吧。

无奈,众好汉商定,先冒险上岸抢一把再说。

好汉们选一夜深风高之时偷摸到了岸上,却不幸被一渔民偶然看到。

该渔民想着知州大人刚刚发布过有上报贼人线索者,将赏钱百贯,于是就迅速去知府报信领赏去了。

刚到海州任知州的张叔夜得到消息后大喜过望,立即集结府州官兵前去灭贼寇。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官兵听说要去打梁山盗贼,竟吓得不敢出兵,这梁山好汉的威名远扬,他们认为去了等于送死,所以宁愿接受军法处置也坚决不去。

张叔夜由于是刚刚赴任,对此地情况不是很熟,对此情况又急又怒。正无计可施间,突然想起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果断打开府库,出重金,才招募到近千名敢死队员。

这些敢死队员来自各行各业,其中渔民居多,街痞混混小贩叫花子什么的也不少,当然也有少量官兵。显然,五花八门的人员都是冲着百贯重赏而来的。

于是一支千人杂牌军在张叔夜的亲自带领下,浩浩荡荡士气高涨的出发了。

张叔夜对这些临时拼凑起来的敢死队员,还是针对所得情报做了周密的部署。

张叔夜首先将一部分渔民集结起来,让他们率先出海将贼寇的船只焚毁,以绝贼寇后路。

然后,在侦得贼寇动向后,张叔夜又将老弱病残集结在一块,让这一部执行诱敌的任务。

最后,张叔夜又将剩余的比较强壮者分成两路,分别埋伏在一处,又指着一名随从腰间挎着的一只大鼓道:“一会各位壮士听到鼓声,马上冲杀而出。”

结果出奇的顺利,负责烧船的渔民利用娴熟的航海技术,很快找到好汉们的船只,并放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此时,宋江领着一帮好汉刚刚袭掠过一个村庄,每人背着大包小包的,其中背得最多的却是最不值钱的淡水,海上最离不得的就是这玩艺。

可就当好汉们退到海边时,却被海上冲天火光吓了一跳。

好汉们迅速反应过来,心里一凉,妈蛋,船被烧了。

就在好汉们有些不知所措时,突然背后喊杀声响起。

率先冲好汉们追杀上来的,是执行诱敌任务的老弱病残们。他们的任务完成的也是极其完美,根本不用怎么叮嘱,好汉们一回头,这群人立时一哄而散。

早憋了一肚子鸟气的好汉们恼怒的不行啊,一群叫花子而已,也敢打劫爷爷,真是活得不耐烦了,当下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就追了上去。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鼓点声响起,埋伏在两侧的伏兵杀出。

好汉们措手不及,一名勇猛的街痞钱壮人胆,挥舞手中钢刀歪打正着的将宋江身边一好汉砍翻在地。

这一刀,直令伏兵士气大涨,草,好汉们也不过如此吗,也不是三头六臂吗,于是个个血红着眼睛拼杀上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