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谁流的血?(2 / 2)

混在北宋末年 土扒鼠 3541 字 2017-12-17

”杨都统更加疑惑了。

“是这样的,韩指挥部立功心切,坚持打前站,我们在后,结果,战斗一打响,那处孔洞突然封闭,而我们梅谷堡的军士刚好走到孔洞前,就幸运的被隔在了外面,然后就听到里面响起一阵剧烈的爆炸声……再后来,打前站的二百敢战士只有韩指挥一人回来了。第二天,伤亡惨重的贼人可能是料定守不住了,就放弃了此地。于是我们就跟着过来捡了个大便宜。”唐十一道。

听到这里,杨都统已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了,两部人马攻打要地,一部几乎全军覆没,另一部完好无损,这事也太特么诡异了吧,这小子运气也太好了吧。

“呵”杨都统干笑一声,也不知说什么好了。

“其实守在这山上的不是什么反贼,而是一帮摩尼教徒,若是有大量反贼守在此处,想必我们也断不会如此轻易将此地拿下!”杨勇补充道。

“嗯,好,无论如何,你们都是立了一大功啊,枢相大人发过话了,会为你们这些功臣请功的。”杨都统道。

唐十一想说这大功劳不是自己让给韩世忠了吗。

接着唐十一他们又了解到杭州城的情况,得知义军因中计出城与官兵野战而损失惨重时,也是唏嘘不已。

实际上,韩世忠将战报交给顶头上司杨惟忠时。杨惟忠惊喜之余,听说部下仅以身还,其余人全部战死时,也是吃了一惊,没想到此战会如此惨裂,并没问梅谷堡损失多少,估计肯定是好点,但也绝对是元气大伤。好,两个刺头青都碰了壁,自己出口气的目的不但达到了。不成想,还顺便立了一大功。于是,当他拿着这份军报向枢相大人报喜时,自然没有强调伤亡的事。

到了童贯这里,他老人家关注的就更简单了,那就是军令有无完成,白峰岭有没有夺取。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是他亲点的唐十一的将,现在要地拿下来了,自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唐十一。至于过程,老太监根本没兴趣也没时间去了解。所以,在老太监心里,这第一功当然非唐十一莫属。

韩世忠也挺郁闷的,军功落实了,可损失了二百弟兄也是实打实的。杨惟忠对其口头表扬一番,只是让其好好休整一下,再没提让他领兵的事。于是现在韩世忠在军营里象孤魂野鬼般,兵不是兵,校不是校的。

有了大批精锐援军到来,这白峰岭顿时被守得如铁桶一般。杨都统又将防控范围不断向孔洞两端扩展,同时还放出了大批探马。

平静的日子过了七八天,出乎意料的是,没有贼人的反攻,却突然有哨探来报,从杭州方向涌出大量义军,有经过此地的可能。

杨都统大吃一惊,难道杭州出了什么变故,来不及多想,立即将主要兵力调到白峰岭北端,布好阵列。

针对白峰岭特殊地形,采取层层设防布置,一直将防御链推进到白峰岭谷口。

杨都统的用意很明显,那就是将三千精兵沿白峰岭脚下一直到孔道内,共分成十五个作战队列,每个队列二百名军士。这样,最前端一队发动一波远程攻击后,在义军杀向来之前,马上后退,再由第二列发动攻击,以此类推,直至退到孔道口,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再将孔洞封闭,退到孔道内据险而守。

唐十一对这样的布置安排也是佩服至极,如此以来,就可以将地势利用得淋漓尽致,给敌以最大杀伤的同时,也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自身伤亡。转而又有点担心,若是贼人誓死从此地经过,那该要流下多少鲜血啊,只希望贼人能知难而退吧。

梅谷堡的三百军士直接被杨都统安排在了最安全的教观内,对此,众人自然没什么异议。

为完成军令,死守该地,杨都统带来了大量的防御性武器,床子驽、火箭、驽弓,甚至还有在唐十一看来极其原始的石头制的“手雷”,这东东要在扔出去前将引信点燃。

“轰隆隆,吱啾……”唐十一和杨勇等人站在最高的一座教观屋顶,也看不到外面的动静,只听到隐约传来的轰鸣声。

不过,让唐十一他们多少有点意外的是,外面很快就安静了下来,几人不由面面相觑,难道这么快就结束了,贼人退了?

最近两章应该是二百四十四和二百四十五章的,内容没错,都是连着的,这两天光顾存稿了,码字码头晕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