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有眼不识泰山(1 / 3)

混在北宋末年 土扒鼠 4675 字 2017-12-17

已经回过身走到门口的李纲身躯一滞,焉能听不出这含沙射影之意,但也仅仅是一动,脚步并没停,根本不想和外面这小军士多哆嗦一句。

唐十一并不在意,自己是有心理准备的,在大宋这文人的地位是绝对超然一等的。军士的待遇虽然不错,但在社会地会上与文人比,可以说毛都不算。

唐十一看这中年人转身步入了讲堂,虽然自身并不在意,自己一个人受冷落也就罢了,可身边还有三个姑娘呢,不行,得想法找回面子,咱不能让身边的女人跟着被人瞧不起。

“走吧,咱去别的地方转转”杨勇提议道。

向来活跃的杨凌可能是小心脏里对这高等学府充满了敬畏,也显得有点放不开的样子。

“来到学院,不去讲堂看看,实在可惜,走,咱先去看看人家是怎么上课的。”唐十一呵呵笑着,走上了台阶,跟着那中年人进了讲堂。

“李山长早”唐十一刚走到门口,只见满屋子着青色棉袍的青年学子正起身向那中年人行礼。

原来这中年人竟是书院的院长,此人这么年轻就当上院长了,这让门外几人吃惊不小,。

学生们向山长打招呼时,也注意到了门口的唐十一。

唐十一也没客气,笑呵呵的走了进去,这教室竟然十分宽敞,比想像中的要大多了,一百多名学生也不显拥挤,房间点着几个大火炉,倒也不显得冷。

杨勇和杨凌他们站在门外,没敢进去。紧张而好奇的往室内探着脑袋。

看唐十一莫名进来,李山长一愣,没想到这军士脸皮如此厚,一些学生也纷纷抬头望向唐十一,还以为这是山长领来的新同学呢。

唐十一若无其事的迈着四方步跨进了教室,东瞅瞅西看看,一直逛到了教室中间。突然回过头来,对着那面露疑惑正要发怒的李山长,施了一礼,谦恭道:

“学生刚才在外面听闻这室内的读书声,偶得一上联,却苦苦想不出下联,特来请教李山长和诸位同学。”

站在门旁的杨凌瞬间睁大了眼眸,粉脸透着兴奋,果然,这人到哪里都会生出些事端来,看他能想出什么上联,心里又有点担心跟着他一块出丑。

“胡闹,速速说来,没看到我们正在上课吗!”李山长不耐烦道,直想将其轰出去,又想听听这大头兵能出什么对联,打定了主意,一会好好羞辱他一下。

唐十一在教室中间站定,无视周围学子不屑的、似乎正期待着自己出洋相的目光,轻轻一笑,声音平缓的将上联道了出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此联一出,刚刚还面露讥诮之色的众学子,纷纷变得凝重起来,不少人已经拿起笔在纸上涂写起来。

那讲台上的李纲也是眉头紧锁,在苦苦思索下联,嘴里嘟哝了几句,又摇摇头,似乎对刚想出来的下联不满意。

站在门口的杨凌也皱着俏眉思索起来,还不时用充满疑惑的目光扫一下唐十一。发现那厮跟没事人似的,在房间里转来转去。

“啪”唐十一突然啪了一巴掌,激动道:“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如此一对,甚妙!”

众人的注意力顿时被吸引过来,期待他说出下联。

“这下联对出来并不难,难的是配得上上联的意境!”李山长虽然对武人有偏见,但在学问上还是十分严谨的。

唐十一不再卖关子,直接道出了下联: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下联一出,有些嘈杂的教室瞬间安静下来,学生们开始纷纷点头。原先看向唐十一的不屑目光,也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震惊和疑惑,暗道此少年不过一军士,如何能做出有如此深意的绝对。

“好一个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啊!妙、妙!”李山长忍不住击掌赞叹,不住叫好。

在众人惊奇不已的注视下,唐十一慢慢度到台前,看着眼前这百多人,心想这可全是大宋的所谓精英啊,突然心血来潮,面向一众学子,朗声道:

“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而读书?这是每个读书人都必须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或许你们会不屑地说,读书不就是做官吗?不错,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可做官是为了什么?你们可能会更加不屑地说,做官不就是造福百姓,为朝延效力吗。可各位想过没有,如果只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话,书读得再好,有用吗,没有!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为什么会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要求我们在读书的同时,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读书人,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唐十一滔滔不绝,当场来了篇不伦不类的现代作文。

众人听他满口大白话,中间还不时夹杂着一两句似乎特别有深度的话,一时全被搞懵了,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