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2 / 2)

混在北宋末年 土扒鼠 3368 字 2017-12-17

,就是昨天杨都统安排做学吏的那个,他刚才竟骂我是都监身边的一条狗!”马良这小子不是个东西,挺会添油加醋。

“奥”王都监知道他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没做什么表示,转身拿起一份驿报,“随我去都统府。”

“杨都统,你看看这个。”王都监将手里的那份驿报递了过去。

“奥,保安军榷场出事了,不过这挟私越货之事历来就有,值得这么兴师动众?”杨都统不解。

“上面的心思咱可猜不准也不敢猜啊,怎么交待咱就怎么办吧!”王都监道。

这宋夏边境除了保安军和镇戎军各设有一个榷场用于双方贸易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和市,也是方便双方边境客商居民互通有无的场所。但是宋夏都采取了一些贸易保护措施,如宋政府就严禁铜铁及兵器、钱币等走私出口。优良的西夏马和青盐则是西夏手中的两张王牌,但是对战马的输出也管得极严……

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尤其是在乱糟糟、时战时和的宋夏之间,这贸易更加混乱,举个简单的例子,别说严禁向西夏贩卖铜铁了,西夏人经常深入内地,打通关系,直接将兵器打造好,大批量运走。其实上头都知道,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杨都统没多想,对这事司空见惯了,宋夏之间遇到点小冲突,这宋政府就会借着检查的名义敲打一下西夏方。其实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当下对王都监的提议也没怎么放心上。

“不如就让马押司率衙役班的人先去查查看。”王都监对沉思的杨都统道。

既然来了指令,那就查吧,杨都统也不好说不。

一旁的马良立时来了兴致,兴冲冲跟着王都监回了都监府。

“马良听令,你马上调集所有衙役班人员,再带上我的那些亲随,对所有进出榷场者严加盘查,有挟货走私者一概严惩不怠。”王都监低沉的声音命令道,小眼睛里闪烁着阴毒的光。

马良正兴奋的盘算着又能借机发一笔大财了,但是看到姐夫阴冷的目光,这是要动真格的了,难道姐夫要和都统摊牌了。

“都监大人,难道……”

王都监挥手打断他的话,低声叮嘱道:“记住,先在城外出境处严查出境客商,一旦落实,严格按律收缴罚没,留下供书,然后再顺藤摸瓜……”

这不是要把事情搞大的节奏吗,马良越听越兴奋,得令后挪动滚圆的身躯,气喘虚虚的赶到衙役班。身后还跟着王都监的八名亲随。

“马押司,有事吗?”王虎起身打了个招呼。

“王班头,都统大人和都监大人刚刚下令,由我率咱们衙役班全体兄弟前往西城门执行任务,由于事关重大,所有参与人员务必做到保密,否则军法惩处。”马良拿捏着领导腔调下令道。

王虎及众兄弟嘴上答应着,心里却不以为然。妈的,不就是靠裙带关系吗,牛个毛啊。

心里有抵触归抵触,二十名衙役班人员还是迅速的披挂整齐,随马良急赴西城门。这榷场被设置在东城门外,正好靠近黄河岸边,而西城门则是进出客商的唯一通道。

为了防止走漏消息,马良令八名亲随及衙役班人员分成两队,一队拦下进城客商,暂时让其集合在城门南,另一队则将出城的客商集合在城门北。

这些客商们对这些检查也习以为常了,暗骂一声倒霉,打算象往常一样花点钱摆平。

出境的客商自然是重点盘查对象,果然,或轻或重,几乎所有的出城客商都有走私挟货之举,其实事情莫不如此,只要想查就一定能查出些问题的。这不,一名出城的大理人就因为兜里揣了几贯铜钱就被拦住了,钱没收了,又罚了一笔,由于金额太少,这人也没放在心上,但看到那胖子还让自己详细交待这钱哪来的,还要签字划押时,心想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不但这大理人对此不解,衙役班的人更是不解,这胖子要搞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