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各自前途(1 / 2)

诸国流窜记 逗比先生 3744 字 2017-11-10

跟着兵哥向着后面走,石锋等人便从一个拥挤的地方到了另外一个拥挤的地方,不过相比起外面,这里的秩序明显要好了很多,军人的数量也明显增加,每个人都按照规矩老实的排着队,这群人刚才还是毫无秩序的杀人狂魔,而如今却变成了一群会排队的文明人,环境的改变塑造新的素质,这句话果然并不是讲讲而已。

在这里,此时已经聚集了成千上万的人正在等待着丰城的长官们给予他们新的工作,找到工作的人纷纷向着招聘指定工种的官吏那走去,而还没有决定自己要做什么的,便站在中间空旷的广场上,三三两两聚众商量着,安排着自己的未来,虽然扰攘,但却欣欣向荣的模样,看上去颇有种现代社会招聘会的感觉。

“爹,你看,那有块板子,上面写着我们能干的活计,咱们赶紧过去看看吧。”石迅长得高,站在广场上放眼一望,立刻就看见了不远处树立在一颗枯树上的木板,上面写着许多的符号和文字,石迅虽然不认识,可知道这肯定和自己等人未来的活计有关。

至于为什么?因为在那块木板下,汇聚着整个广场最多的人,这便是石迅的理由。

“好,咱们过去看看,老三,你去仔细看看。”石锋笑着应道,此时的他们虽然依旧破衣烂衫,依旧食不果腹,可是现在的他们拥有了以前他们所没有的东西,那就是希望,有了这样东西,人就能从野兽变回人,石锋也是如此,思想的转变在他还没意识到的时候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在的他们,已然是一群即将进入新的环境生活的异乡人了,那种飘若浮萍的感觉怅然若失,而兴奋和紧张则占据了情绪的上风,即便是磨娘,此时也是喜笑颜开,原本绝望的心情,骤然披上了一层欣喜的棉被,暖洋洋的。

众人向着那颗枯死的老树旁走去,此时树下已经聚了不少的人,谈论声也很是响亮,毕竟这次的选择将关乎自己下半辈子的安耽与否,每个人都十分的慎重,许多人脸上的表情,简直就是一副想要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找到一个好工作的样子,看上去也颇像是人才招聘市场里正在找工作的年轻人们。

石锋等人的心态就要稍微好上许多,优等人家这四个字让他们此刻比起这些人来,多了一丝丝的安全感,刚才他们一家人已经听到过许多人提起优等人家,每次提起,脸上都有着止不住的羡慕,等石锋装模作样的一问,这才知道,原来优等人家并不是人口越多的人家才有的,而是这户人家里要有老有小,才能算得上是优等人家。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在这样的乱世,不,在这样没有人性的世界里,还能够保护自己的妻子和孩女平安,这无疑代表着石锋这一家人都拥有着良好的品质,而拥有这种品质的人,自然要比那些为了自己活下去而杀死自己亲人的人要更加值得信任,因为这些人即便在这么乱的世道里都不抛弃自己的家人,那么只要他效忠了自己,那还会抛弃自己吗?

不知道,但肯定比其他那些家庭要来的更加可靠,自然荆南侯也更加愿意把自己的金钱、精力投入到这样的家庭之中,所以这样的家庭,通常都是重点照顾的,举例来说,其他人家头一个月的口粮供给一般在一个人两斗米(一斗米大约等于6.25千克)左右,而一个人一天的饭量正常情况下是在五百克,这么点粮食省着点吃,勉强可以果腹。

而优等人家头一个月的粮食供给则在三斗半左右,整整多出了差不多十千克左右的粮食,便是使劲吃,也是吃不完的,这便是优等人家的头一个好处,还有在住房条件上,也有着很不错的条件。

在雁国,所有的城池,几乎都是采取里坊式的结构布局,每一座城池都被划成了标准的田字格,正北方向为皇宫或者是诸侯的宫殿,然后便是百寮的办事机构,接下来便是老百姓和吏员、军队居住的地方,东西分别有两市,晚上里坊之间采取宵禁,这便是典型的里坊制度下的城池,在这种城池里,一般越靠近皇城的里坊,居住条件就越好,而越靠近城池边墙的房子自然也就越差,而优等人家,则能住到相对靠近宫城的地方。

至于那些普通人家则只能在城墙外的地方居住了,至于那些更差的家庭,就会被安排到农村去自此之后变成农户,除了从事农田耕地之外,将不准许从事任何的工作,这是最惨的,因为这些人是没有土地的,所耕种的农地完全是属于诸侯自己的土地,也就是说,他们从某种形式上直接变成了佃农,依靠收取地主低廉的薪水过活,他们的日子,不比奴隶好多少。

从这些种种的好处可以看得出来,荆南侯燕塘客对于那些在危难中依旧保有人性的人还是十分欣赏的,所以给予他们的工作空间也非常的大,上到允许参加各大官邸的考试,成为吏员,下到民间百工全部都可以报名,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看着上面琳琅满目的工种,石锋不由得挑花了眼。

在家乡,他只是一个农民,虽然自己曾经打造过一些家具,可是那都是不入流的东西,连木匠学徒都算不上,而在这里,土地都是有主人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