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马屁诗(1 / 2)

刘化云暗骂的同时,看到另外一个青年也在拿着同样的小册子,向一个面目白皙、身材略胖的公子哥兜售之际,心中便不由一动。

文试甄选今天上午方才开始,想要低调的他,过来的虽有些晚,但也没有超过一个时辰;

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算得到讯息,即刻找人编撰拿去拓印赶制,也是来不及的,别的不说,油墨根本就无法晾干。

出现此等结果,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有礼部官员昨天就将题目泄露了出去,或者那人就是幕后的东家,想要趁此良机发笔小财。

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刘化云骚骚一笑继续开口道:“陶兄,万一我要是买了你的三百智理经,考官让我即兴吟诗的话,那岂不是亏大了。”

“兄台此言差矣,三十两银子买一个鱼跃龙门的机缘,怎么能算亏呢?

万一,我是说万一,你要是在智力测验中败下阵来、没有能通过初试的话,莫说三十两,三百两也是买不来后悔药的......”

陶明渊这家伙很是精明,言行举止都十分谨慎,说话间便要将小册子放回到怀里,玩的好一手欲擒故纵。

只是他遇到的乃是黑幕中的黑幕,早就被皇帝老爷子内定为女婿的刘化云,又岂会被他轻易的忽悠。

“陶兄,小可不才,自认运气一向不错,今日也定然不会差到哪去,想来用不到这三百智理经,你还是卖给其他需要的兄台吧。”

看似十分意动的沉吟了片刻后,刘化云淡淡一笑摆手道。

说话间,不待有些发愣的陶明渊再次出口,便迈步向站着书生才子的队伍走去,只留下有些发愣的他,无语的摸了摸鼻子。

“玩我呢?行,定让你追悔莫及!”

嘴角泛起一丝嘲讽,陶明渊向礼部大门外、那个正朝这里张望的侍者,比了一个淘汰的手势。

礼部有官员借机敛财之事,刘化云并未放到心上,反正他有大内锦衣卫统领的头衔,想要暗中收拾几个侍郎、郎中之流,还不是轻而易举的;

再则只要不触到自己的利益,别人利用职权赚些外快也是可以理解的,没必要因为这等小事,就对其赶尽杀绝。

当然了,这是他没有发下陶明渊和那人小动作的缘故,否则就绝对不会这般大度了。

“姓名?”

“徐育才。”

“籍贯?”

“本少乃是京城徐家之人......”

“可有妻妾?”

“本少今年才十六岁,尚未婚娶?”

“那好,请以本官为题赋诗一首!”

“这个,这个.......”

时间在等待中慢慢度过,没过多久,刘化云就发现一个、令他暗自好笑的规律。

礼部门外两处长条案几后的数个郎中考官,给那些衣着华丽的公子哥出的题目,一般都是其不擅长的吟诗作对、或者对经史子集的解读背诵等;

而那些自认文采风流的书生才子们,所接受的考验,差不多都是脑筋急转弯。

原因吗?无外乎是一般的书生、因为出身贫寒的缘故,舍不得那三十两银子;

而那些出身富贵的公子哥,虽然买得起小册子,却因他们大多名声不好,要让其止步在初选,这样皇上就不会发现什么异常。

这不嘛,终于轮到刘化云左手处、那个使奴唤婢的锦衣富贵公子时,就发生了方才的这番对话。

徐育才出身官宦世家,自幼纨绔娇惯,让他遛鸟斗鸡、欺负家里的丫环行,真谈论到诗词歌赋,立刻就傻眼了。

看着他紧握背于身后的小册子,这个了半天,却始终憋不出一句话,周遭之人都有些忍俊不禁;

出题的郎中老者,嘴角更是带上一丝不经意的嘲讽。

“徐育才,你行不行啊,不行的话让开;方大人,小侄、啊不是,小生钱富贵愿意一试。”

就在此际,徐姓公子哥身后那个肥头大耳的小胖子,不耐烦的将他推开,上前一步冲五旬左右、黑须美然的考官言道。

“钱富贵,你~~”

“也好,徐育才淘汰,钱富贵该你了。”

徐育才被熟人打断了本就不多的思路,平时就和钱富贵不对付的他,立刻就要动怒,却因方姓老者的一句话,只得颓然的恨恨离开;

毕竟,以他父亲的官职,还没到可以直接和六部叫板的程度。

“大人一生很清廉,为国操劳莫等闲;百年之后乘风去,您的美名永流传。”

钱富贵不理会儿带人离开的徐育才,挠头想了许久,才一句一句的念出了、如此拍马屁的一首打油诗。

不过看他如背书般咬文嚼字的模样,明眼人一看就知这绝对有不可告人的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