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35. 正气国(1 / 1)

一凡无奈离开政治国,再次踏上行程,所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穿过小溪大河,翻过层层山峦,不胜喜忧,五味翻肠。

这日看到人山人海,异常热闹,想必又至一国。走着走着,看到两个无赖正在街头闹事,一个卖李子的老汉拉着他们不让走,说着还没有给钱,那两人便朝老汉踹去,尖声戾气的说着:放屁!一凡跑过去,要止住他们,那两人便呲牙歪嘴,指着一凡道:有你屁事!众人也觉得一凡无聊,纷纷说着:“一个叫花子来劝架”,“看这人一身穷酸气还来凑热闹”,“赶紧走吧,自讨没趣”。一凡甚为不解,被人臭骂也非常狼狈,最可气的是那老汉也看不起他,竟说着:一边呆着去!

一凡觉得实在是做了件没有意味的事,便径直离开,来到饭店刚刚要点菜,旁边有人认出他来,嬉笑着道:看看看,那便是要主持正义的正气哥。一凡不解,向前问到:有什么好笑的?那人还是笑个不停,旁边的人跟着鄙视他,一个中年人凑过来,落落大方,他止住众人,又掏出一面镜子给一凡:先瞅瞅自己的样子!一凡这才发现自己蓬头垢面,衣着不整,一幅吊儿郎当的样子。

待到找到旅社住下,一阵休养调整,恢复本来的面目,焕发青春的光彩,俨然一英雄也。这便走在街上,看看有无发展之地,也即英雄有无用武之地是也。人们目睹他的风采啧啧称奇,几位漂亮姑娘见到他竟也羞答答的有了思春之心,正巧小侯爷驾着马车赶来,羽扇纶巾,英姿勃发,也煞是迷人,他看到一凡,便主动跳下马车,向一凡道:我乃北湖侯长公子,见你仪表堂堂,定是英雄人物,不如到府中一叙。一凡便与他结伴而行,更令人刮目相看。

到了府中,看着院落也算气派,不输他国王宫。步入大厅,迎面屏风上有几副对联,“人前莫论人非,独处当思己过”,等等,弥散着书香世家的气息。这时看到一丫鬟急匆匆的赶过来,竟视小侯爷为无物,没有施礼,那长公子便很气恼,一巴掌落在那丫鬟的脸上,厉声道:混账!这着实让一凡无法接受,但客随主便,不好说什么。

这便落座,看茶。长公子非常兴奋,便道:我国乃正气国,人人要追求正气。一凡便讲述刚来此地所经历的事端,那长公子大笑:那是自然,正气也要讲究品级,不然人人都能随便追求到正气,以正气用事,岂不乱了国家秩序。不一刻一老夫进来,低着头,垂着手,道:公子,小女无知冒犯了你,望你高抬贵手。原来是那丫鬟的老父,这长公子的训斥像长了翅膀,整个侯府都知道了,大家纷纷不解恨,几个同样做下人的老妇人竟推搡拍打着那丫鬟,非常狠毒,那丫鬟痛得要命竟无处可逃。她老父便来求情,那长公子登时情绪激昂,劈头盖脸怒斥道:混账东西,有眼无珠。

一凡看出门道,这便告辞,那长公子收起怒气,想再听听一凡在他国的经历,一凡便道改日再来拜访。在府中一路上,人人夸赞长公子义气干云,气贯长虹,正气浩然。

这刚刚走到街上,竟也听到对侯府里发生的事端的议论。你不用猜想便知,全然赞赏长公子正气浩然。一凡实在不能忍受这样的事情,便掺和进路人的议论中,向人们讲述实情,怒斥长公子的飞扬跋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人们将说话的人也浩然有英雄气,便将信将疑,自然也不能得罪小侯爷吧。侯府中人听得这位侯爷的朋友竟不识抬举,便偷偷跑回去报告此情。那长公子先是一愣,手中的折扇慢慢收起,而后雷霆震怒:不识抬举!混账东西!

这日一凡走在街上,看到人们对他指指点点,说着:“看,这就是出卖小侯爷的人,不识抬举”,“我们正气国的败类来了”,这还不算什么,一凡又遇到那老汉,想买些李子,那老子竟非常神气,摆摆手说:“不卖!李子可是识人的,不卖给忘恩负义之人”,一凡便看那老汉,秤杆放下,双手叉腰,引发路人阵阵称赞,都说那老汉好样的。那两个无赖竟又过来,他们见老汉那架势,觉得好笑,便过来拿了几个李子,说着:“老英雄,我们拿你几个李子尝尝啊”,那老汉道:“你们拿去,你们拿去”,更加的神气起来。

一凡不解,世人真是奇妙,一队庆祝正气事业再次取得更大成绩的人马歌舞喧天的走过,正映衬着一凡此刻落寞的心境。看着远处酒家旗幡上写着:四海八荒、三教九流、花花世界,便悄悄释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