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29. 秋之国(1 / 1)

离开夏之国,一凡乘舟于大海之上,岸边景致非常迷人,此地凉爽宜人,天高云淡,海浪的涛声阵阵像乐符的节奏,为一凡轻快的心情添加了助力,正在一凡陶醉于此地此时的良辰美景之时,忽然听见岸上有人吟诗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便寻思这是何等高人,便听到岸上有人道:主公,海上有人,便有一队人马出现在岸边,一凡觉得此处能逢知己,真乃幸事,便朝岸上挥挥手,喊着,可是岸上没有回声,定神一看,有几个弓箭手正等着命令放箭,一凡便喊道:我是偶然飘到这里的,你们不欢迎我去向别处。这正要调转回头,岸上那位世人道:侠士你到岸上来吧,我们聊聊。

一凡这便弃舟登岸,这才发现吟诗者正是曹小操,他刚刚领军平定北方,意气风发,神采飞扬,英雄气度流露在眉宇间难以遮掩,曹小操首先发话:侠士从哪里来?意欲往何处去?一凡道:在下四海游历,刚刚从夏之国来,不知归处,但需前行。曹小操道:看侠士器宇轩昂,可有什么绝技、才华?一凡道:在下武艺略差,但降伏一般妖孽还可以,其他样样皆通,只是样样偶有不精。曹小操非常豪气的大声说:好!这便与一凡倾心交谈,不觉间晚霞染红了西边天,这才站起身来对一凡道:你即刻便归我麾下。

一凡与曹小操一同回到都城,小住几日,这便按照海边的筹划,带着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的使命单身赶往南国,此时南方也分为两个地方政权,分别是东南的孙小权和西南的刘小备,这两人也是不世出的英雄豪杰,可惜与曹小操相比还是稍逊风骚。

此时深秋,南国的景色更为醉人,四周飘着阵阵桂花的香气,沁人心脾,山山黄叶随风而落,阵阵的秋风又让人感到时空的高远。再次摆舟渡江,正在水中央时,听到一位诗人站在另一条船的船头,吟诵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果然好诗,一凡听去似乎在哪里听过,但是记不清楚了,不一刻就便到了岸上,在江边旅店小住一宿。

第二天一凡便径自去往孙小权处,一听是曹相使者便赶忙迎接,见那小权果然是风流人物,威风凛凛的,彼此寒暄几句,便步入正题,小权道:曹相让你来,可有贵干?东南不及北方辽阔、富强,我们在东南两代辛劳才打下这点基业,望曹相抬举。一凡道:曹相心怜东南苍生,念及东南创业的艰难,特命我来沟通谋划,让南北共图繁华强大。这便摒退众人,与小权说出曹相的规划:东南保留小朝廷,但与西南三方需要共同在都城筹建大朝廷,按实力比例分配议事大臣的名额,凡事国家大事由都城议事大臣共同谋划。南方不用纳税,只是这议事堂的经费要出,这大朝廷的供奉要有。小权犹豫不决,便与他的谋士商议,一凡道:曹相大军已经陈兵完毕,这并非要战,而是促和。小权便道:只要我能坐拥东南,那名义上的事情好办。

东南办妥,这边风驰电挚的赶往西南,小备也答应了。三方在都城签订协议,避免了一场南北大战,避免了生灵涂炭,皆大欢喜。日子一久,问题也跟着来了,这日小备来都城向国王述职,忙里偷闲时,便带一凡去都城郊外的皇家园林,红叶翻飞,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秋天的景色依旧美不胜收,但到僻静处,小备非常愤怒了,道:当时议事堂只是彼此沟通谋划,并无什么决定权,这倒好我们的议事大臣成了人质,议事堂完全按照北方的意思来谋划且强制南方来推行,但是北方不要忘了,朝廷无论大小都有靠武力实现一统的决心和可能。一凡强忍着奸笑,道:这我也没有想到啊,议事堂确实应该只是议事,但议而不决也不好,决而不行也不是一国该有的。小备依旧愤怒:如果这样下去,我便撤出议事堂,在我大西南称雄。一凡道:不要着急啊,这样吧,议事堂作出决议,三方只要有一方反对便无效,如何?这样看上去三方都持有国家,岂不人人美哉?小备沉思片刻便称是,速速传之于小权,小权登高一呼:可也,甚是。

可是,一凡没有想到,他是曹小操麾下的幕僚,一切都应以主公的意志为考虑,这次他私做主张,虽然以出于谋求国家一统的公心,但还是惹恼了小操,他道:我被一凡这厮骗了,这是哪里来的骗子啊,他四海漂泊。接着思索片刻,便吩咐左右:赶紧给我把一凡拿下治罪。

秋风萧索,已有了冷意,缉拿一凡的官兵正踏步向前,一凡由相府的人那里也听到风声,便赶紧踏上千里马往西南奔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