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往上海的路(1 / 2)

“雪岩,我们出发吧!”李昂跃上马车,拉了胡雪岩和吕志浩等人上车。

“李昂,这一趟让你费心了。”胡雪岩说。

“我老闆很开心你们要去上海,要我好好照顾各位,所以你们别客气。”

“我很好奇,你上次给雪岩的那匹布真的是你们洋人机器做出来的?”刘应春好奇的问。

“是的,我们老闆从中国购买了一批蚕丝回英国,在那边做好的,再带到中国来卖。”李昂说到这边就停,且露出难色,不知道再考量什么事。

吕志浩以为李昂的迟疑是因为不知道要如何用中文表达,便告诉李昂:“You can speak English.”

李昂笑着说:“No, no,我只是不知道这件事,可不可以跟你们说而已。”

“若是有困难,你不用跟我们说,没关係,之后我们找你老闆谈也是可以,不用为难。”

“谢谢你,倒是Bryan,你怎么会说洋文?”李昂好奇的问,因为吕志浩也不是买办,加上苏常地区不比上海是通商口岸,而且洋人其实也不能私自离开租界地,像他这样偷偷离开租界地的洋人虽然不是没有,但数量毕竟不多,即使与洋人有比较多接触的人,也只能说上简单的单字,能说出句子的还不多。

李昂问的这个问题,好奇的人不只李昂一人,其实刘应春他们也非常好奇,但是不好问,现在李昂问出来了,大家都一脸好奇的看着吕志浩。

吕志浩看道大家的表情,也知道不好呼咙他们,只好抓抓头说:“前几年,跟家裡的人,藉由商船曾经去过英国一次,所以学了一点。”

事实上,吕志浩的确去过英国一次,但是也不能乱讲他的经历,因为自己对于英国的历史不熟悉,如果乱讲了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会听起来像是自己再瞎掰经历,会听起来更不可信。

“原来如此啊!没想到你的语言能力这么好,只有短短的经历,就可以把语言学好了!”李昂赞叹的说。

“就像你置身于中国,就能把中国话学好一样啊。”

“我还能讲你们中文,但是要写,我可真的就不会了,倒是我家老闆很其欢你们中国的字画,但我看不懂就不敢乱买。”

“那你可真是幸运,春生的字画在我们那一带,非常抢手,米店的生意还托他的福,不少富贵人家来买呢!”胡雪岩兴奋的说。

“什么意思?”李昂一头雾水,不懂胡雪岩想表达的意思,到底买字画跟买米有什么关係,难道在中国买这些艺术品还要先买米吗?

“哈,我讲太急了,让李昂误会了。我要表达的是,春生的字画很有名,有些富贵人家想要买春生的字画买不到,所以跑来我们米店买米,刻意攀关係,让春生写一些字画卖他们!”

“原来如此,我懂了。”李昂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接着握住吕志浩的手:“那到上海后可不可以也麻烦你呢?”

吕志浩得知李昂的老闆喜欢中国字画,本来就有这个意思,但是现在也不能就直接答应,所以故作思考状,过了一会儿才说:“若是你们老闆很喜欢,我自然没有问题,但我没有带用具在身上啊!”

“这个没有问题!我们路上买就好。”李昂听到吕志浩愿意帮忙写,开心的不得了,眼睛都放光了,缺少写字的工具只是小事,那些工具沿路都可以买。

吕志浩看到李昂的眼睛放光,心裡觉得这趟上海来对了:“那我们就看有没有比较大间的店,下去挑比较好的纸,让你们老闆开心一下!”

原本胡雪岩还担心没有办法拉拢李昂的老闆,没有想到吕志浩又再一次帮助自己,让事业又更进一步。

“李昂,你说你这样马车,做起来跟我们中国的马车也不同,都车身都是金属的吧!”刘应春摸着凉凉的车身,跟中国用木头打造的完全不同。

“是阿,就是都是铁打造的,轮胎也是,所以坐起来跟中国自己生产的不一样。”

“你们将铁运用在很多地方吗?”刘应春好奇的问。

“是阿!”

“上次春生有跟我说,国外经历过工业革命,所以他们的器物成长的很快速。”胡雪岩想起上次吕志浩跟他讲的事情。

“工业革命?”这次换李昂不懂了。

“就是Industrial Revolution,翻译成中文就是工业革命。”吕志浩这才想起工业革命这个词要到十九世纪才出现,不知道这个时间点,英国有没有这种说法了,突然有点担心。

“喔!对啊!我们国家最近开始以这种说法。没想到Bryan你也知道这种说法啊!”

“是阿!有耳闻。”吕志浩内心鬆了一口气,还好这种说法已经出现,不然可能会被当怪人。

“那什么是工业革命啊?”刘应春再次发问,因为他想弄清楚到底洋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