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2 尼玛,这是人造太阳聚龙一号啊!(2 / 3)

丝不苟地梳着,身上穿着笔挺的西装,虽然说这货不是英国人,出生地是美国,却具备英国绅士的外形。

“刘,你的理论让我们在超级计算机上面建立的模型证实完全可行,我们需要经费,需要把这模型变成实物,一旦启动,我们就将会建造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太阳。冷聚变完全可以实现,而且是持续的……”斯坦利是马丁的学生,从75年遇到马丁,在78年从马丁那里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一直都是跟着马丁。

刘一九很多时候都是搞不明白,这些科学家究竟属于哪一国的。

马丁是他从苏联搞回来的,这一点他绝对是清楚的,但是外界流传的马丁档案让他感觉到好像找到的是个假的马丁。

“人造太阳?”刘一九装着很是吃惊。

这一点,谁听到都得吃惊。

能够建造人造太阳,就能够获得持续不断的能源,尤其是在常温下获得。

“是的,人造太阳。我们根据你提供的一些理论跟想法,这些年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通过这些理论跟我们之前在实验室里面得到的经验,我们设计出来了一个反应堆直径2米的装置,利用氧化钚跟钼靶制作点火装置,在模型中先产生核裂变,进一步利用核裂变产生的高温高压来制造核聚变。核聚变一旦开始,核裂变就会持续运行,一直到装置中的核燃料完全消耗掉,才会停止……”马丁一脸兴奋拉着刘一九向着他们的超级计算机而去,路上则是滔滔不绝地介绍着他们的项目。

对于核技术,刘一九原本的记忆中,倒是有着相关的基础技术储备,也是因为这样,才让他能够把只有一些模糊记忆的东西按照目前的基础弄出来,还比较容易实现。

“如果这样,这完全就是一个巨大的能量电池模型,不过,核反应一直持续,如果不需要能源,这怎么办?”刘一九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他们需要的是能够持续提供能源的电池,这是没有错的。

而电池,是需要在不使用的时候,把能量留在里面的。

核反应关闭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更加狂暴不可控的核聚变。

目前国际上,使用的不管是核电站还是其他核能量,也都是因为技术问题只能使用技术程度以及要求都更低的核裂变。

“在点火方式上面,我们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就是利用高能激光来产生瞬间高温;你考虑的问题,我们也在超级计算机上面做过研究,利用强大的磁力约束,可以终止反应堆内部的巨变反应。不过,这个实验,将会耗费非常庞大的研究资金……”马丁告诉刘一九。

说到这个,他有些羞涩。

他们团队这些年耗费了多少资金,他们自己清楚,一直都是没有成果,甚至没有可以让人看到的东西,大部分都是进行理论研究。

为此,九院专门调拨了一台超级计算机给他们,在模型太过庞大超级计算机性能无法全部满足,还可以通过协调人员利用九院的联网借用其他项目团队分配到的计算机计算能力。

“全部都是需要超导体?”刘一九在超级计算机的显示屏前面停止了下来,平静地问道。“只要让裂变变得可控,不管多少的资金,我想,都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我们的经费不够,你们的后面,还有整个中国!”

这句话,刘一九完全没有吹牛。

核技术这方面,可是中国,明面上为数不多的优势项目之一。

从最开始起步阶段,哪怕是技术基础差,利用各种土办法,没有超级计算机,研究人员靠着用算盘来计算各种数据,最终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中国的争气弹爆炸了,争气了。

美国人跟老毛子开始谈判削减核武器数量,但是他们依然在研究更先进的核武器。

中国在这方面,一旦放手,就会再次受到核讹诈。

何况,核裂变能够缠产生的能量远比核聚变更大,辐射更少,可以有效减轻核反应过程中放射性污染对于环境造成的持久损伤。更有前景的是,氘跟氚原子的核聚变反应,原料可以说取之不尽,毕竟这种玩意儿广泛地存在海水之中,跟需要从月球上面采集并且运输回来的氦-3相比,成本更低。

“是的,不仅仅这样,我们还需要高能激光团队以及你们电磁研究团队的配合……”马丁见到刘一九没有反对,忐忑的神色轻松了很多。

没有进入中国之前,他们这样的理论都是被人认为是悖论,认为这是他们为了获得研究资金而精心设计的骗局。

唯独只有中国这个基地,对于这方面是相信的。

或者说,是他眼前这个年轻人的相信,让他们有了研究下去的机会。

九院同样有核方面的科学家,这些人实现了中国的核电站,也研究出来了中国核潜艇的动力系统,不过都是用常规的核裂变。

常温下的核聚变,要想实现实在是太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