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众叛亲离(1 / 10)

开创盛世 兵法36 17156 字 2017-05-23

1

做了大丞相的李渊坐在长安武德殿,心情很不平静。武德殿是隋朝皇上的旁殿,殿内画龙雕凤,气势威严。李渊坐在大殿中,俨然就是一种当了皇帝的感觉。但是,他又很忐忑:他目前只是拥有关中……天下群雄争霸,他要拥有九州四海,前面的路还很远很远……

李渊正在思绪万千,李世民带着萧瑀走了进来。萧瑀字时文,曾经是隋炀帝的内史侍郎,他敢于直言,得罪了隋炀帝,被贬到河池做太守。李渊受难的时候,他很同情李渊。

李世民对李渊报道:“父亲,萧瑀大人来了……”

李渊忙起身走过来。

萧瑀跪在李渊面前,叩首道:“河池太守萧瑀拜见唐王大丞相……”

李渊上前扶住萧瑀:“时文,快请起……”说着扶起萧瑀,拉住他的手,“时文,用此大礼,李渊实在享受不起……时文,请坐。”

萧瑀坐到李渊身旁,感叹道:“唐王大权在握,尚能如此平易近人,天下将尽归唐王了!”

李渊微微一笑,“时文说笑了,李渊只是尽心辅佐新皇上,安定隋朝王室罢了,岂敢想天下之事?”

“唐王就不要相瞒了,绛郡通守陈叔达、冯翊太守萧造、平凉留守张隆,还有许许多多隋朝要员纷纷投了唐王,都是因为大事所趋,天下归李,我也是……”他看看李渊,又道:“只是不知唐公是否肯收留我……”

李渊高兴地说:“时文肯来帮助李渊,李渊求之不得,安定天下,重整朝纲,李渊正需要时文这样的人才……时文,李渊上奏皇上,任命你为礼部尚书,宋国公如何?”

萧瑀拱手施礼,“谢唐王大丞相。”

李渊摇摇手,“不要言谢,天下动荡,群王割据,李渊能不能在长安立住脚,还要仰仗时文,仰仗大家呢。”

萧瑀真诚地哦说:“唐王如此信任我,我萧瑀定效犬马之劳。”

李世民和萧瑀离开武德殿后,二人骑着马返回李世民的秦王府。

萧瑀望着熙熙攘攘、井然有序的长安街道,感慨地对李世民说:“世民,我无论如何没想到,我们分别只是一年,大隋就分崩离析了,更没想到,义旗高举还不到半年,你们就占长安……世民,我早就看出,你们李家父子,乃当世英雄!”

李世民谦虚地:“英雄谈不上,只是顺应民心而已。”

萧瑀刚想说什么,前面就有人高喊:“李渊,你不是英雄,是小人!”

高声叫喊的是一个囚犯,他叫李靖,二十几岁,被关在一辆囚车内,虽然发髻散乱,但仍遮不住一脸英武之气。李靖的背上插了死刑犯的标志,囚车前后有义军士兵押解。

囚车向李世民驶来,李靖不断大声叫喊:“李渊,小人!你为私愤杀害壮士,天下不会归从你的!”喊完后放声大笑。

囚车从李世民马前缓缓驶过。李世民看着囚车里的李靖。李靖也看着他。

李靖又在高叫,“李渊,小人!”

萧瑀在一旁对李世民低声道:“囚车的人叫李靖,我认识他……”

李世民一怔,“李靖?隋朝开国大将军韩擒虎的外甥?”

萧瑀点点头:“难得的将才……”

李世民掉转马头,追过去。

李世民的马追到囚车前,拦住囚车,他对押解的将军说:“这囚犯不能杀,把他带回去。”

押解将军道:“大丞相的命令,末将不敢违抗。”

“那好,你等着……不过,我告诉你,你不许动他一指头。否则,斩首的就是你。”

“末将明白……”

李世民掉转马头欲走,押解将军又拦住李世民:“大都督,末将还不明白。”

“说。”

“如果大丞相还要是杀李靖,末将不敢不听命大丞相……”

“本都督这就去找大丞相,明白了吗?”

“末将明白了。”

囚车里的李靖默默地看着远去的李世民……

李世民大步走进武德殿,对俯在案旁的父亲李渊道:“父王,李靖不能杀,他是难得的将才!”

李渊抬起头,微微一笑:“我知道,我认识他。他的舅舅韩擒虎生前说,能与之谈论将帅谋略的,只有他的外甥,就是这个李靖。”

李世民不解地问:“那为何父王还非杀他不可呢?”

李渊站起来解释道:“他与我们不是一条心,他要到江都告我们谋反,不杀他,以后必是后患。”

李世民问:“李靖告我谋反,可是在义军占领长安之前?”

“正是。他本是马邑郡丞,我们在太原举义,他无从告发,便自入囚车,让官吏经长安送他到江都,秘密告发我。囚车刚到长安,长安便被义军包围,长安的城守不知是计,把他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