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进与退【二合一】(2 / 4)

,忍不住好奇问道:“陛下似乎对此早有预料?”

“唔。”赵润应了一声,淡淡说道:“联军兵马虽多,但人心不齐、各怀鬼胎,楚国试图取代我大魏,而齐鲁两国则希望我大魏与楚国两败俱伤,未必肯拼死协助楚国军队。……反观我大魏的儿郎,却是为保国家慷慨捐躯、视死如归,我方占尽「人和」,岂有输的道理?”

听闻此言,介子鸱与岑倡面面相觑。

要知道,方才在魏王赵润下令全军总攻时,他们可是吓地面色发白,生怕这位君主一时冲动,葬送了局面,却不曾想,这一切竟然尽在这位君主的掌控。

“陛下圣明。”

介子鸱由衷称赞了一句,随即不解问道:“恕臣愚钝,陛下如何肯定联军人心不齐?”

赵润微微一笑,说道:“这只是朕的猜测。”

“猜、猜测?”

介子鸱震惊地睁大了眼睛,心下暗暗嘀咕:仅仅只是猜测,您就投入了几乎所有的兵力?

他实在不好评价,这位君主的行为到底该算是冲动,还是胆魄过人。

一想到这场仗其实有大败的可能,介子鸱与岑倡对视一眼,皆隐隐有些后怕:幸亏是诸国联军退缩了,万一没有退缩,那局势很有可能就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

张了张嘴,介子鸱欲言又止。

而此时,魏王赵润却仿佛是猜到了介子鸱的心思,平静地说道:“爱卿不必猜疑,朕并未是盲目冲动,更非是破罐破摔。……倘若朕不下令背水一战,我军的处境就会变得更艰难。”

“请陛下赐教。”

介子鸱与岑倡拱手抱拳请教道。

见此,赵润亦未曾藏掖,平静地解释道:“须知我军刚刚抵达大梁,除大梁外,并无可驻扎之营寨……虽说大梁可以驻军,但三十万大军若皆入驻城内,势必会被联军团团包围,如此一来,我军便处于被动。……为避免被联军包围,我军势必要在城外建立营寨,但显然,联军不会视若无睹,在我军驻扎营寨时,联军势必会不断骚扰、攻击……就像方才,朕本打算叫一半的士卒入驻大梁,然而联军却恰好杀到,明摆着就是趁机牵制我军,叫我军无法立下营寨……此时一旦示弱,就难免会被联军主导战局;反之,若我军展现出破釜沉舟的气势,反过来逼迫联军与我军决战,联军说不定就会因为人心不齐而退缩,此时我军再在城外设立营寨,联军畏惧于我军的气势,就未必敢出兵骚扰了……简单地说,这是一场豪赌,若朕赌输了,那么,我国三十万儿郎,将不得不在力气有所消耗的情况下与诸国联军决战,胜负难料;可若是朕赌赢了,朕就能叫联军被迫后撤二十里重新驻扎,为我军在大梁城外建造营寨,争取足够的时间……”

尽管赵润讲述道理时的语调十分平和,但介子鸱与岑倡还是听得心中震荡不已。

他们必须承认,他魏国君主赵润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究竟需要多么大的胆魄,才敢实施这个决定?

扪心自问,若是他介子鸱与岑倡二人率领三十万军队对抗百万余诸国联军,可有胆量在这种情况下,下达全军总攻的命令?

答案是否定的。

相信这世上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敢在这种关键时刻,下达这种不给己方留下任何退路的命令。

但眼前这位他魏国的君主却敢,甚至于,这位君主从始至终镇定自若,这份胆魄,着实无人能及。

“踏踏踏——”

几名禁卫骑兵驾驭着战马来到本阵前,朝着王辇上的魏王赵润抱拳禀告道:“陛下,敌军全军撤退,留下项末、项娈二将断后,卫骄将军已下令全军趁胜追击。”

“好!”

魏王赵润点点头,随即沉声下令道:“允许追击联军!……再派人传令吕牧、穆青、乌兀、禄巴隆、孟良等人,命其率各自麾下骑兵,从侧翼协助主军追杀敌军,切记不可恋战,只需跟在联军身后,尾衔追杀即可。”

“是!”那几名禁卫骑兵抱拳而去。

此时,赵润又命令岑倡道:“岑倡,拔王旗,我等也追上去!”

听闻此言,岑倡心中一惊,连忙劝阻道:“陛下,此战我军已经取胜,陛下何必亲身犯险?”

“无需多言!”

赵润打断了岑倡的话,正色说道:“朕有言在前,此战与三十万儿郎共赴生死,如今其尾衔敌军趁胜追击,朕又岂能落后?……褚亨,驾车!”

“是!”宗卫褚亨翁声翁气地应了一声,一抖手中缰绳,竟驾驭着王辇朝着战场冲了过去。

见此,岑倡、介子鸱等留在本阵的魏国官员、将领们大惊失色,连忙催促着附近的禁卫军魏卒:“快快,跟上陛下!”

“是!”

本阵诸魏军士卒立刻拔起王旗,紧跟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