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药倒!(1 / 2)

宋知琴带着四喜和七喜进了锦衣阁。

店内装潢考究,低调中透着奢华。

角落里摆着几个高几,上面放有香笼,白雾升腾、香烟袅袅。

三四个妇人正在挑选布料,两个伙计束手立于一旁。

有个妇人迎上前来。

宋知琴指了指楼梯处,“我们与人有约,他们已经到了。”

妇人福了福,“既如此,小姐自行上楼便可。”

“有劳,您忙。”宋知琴客气还礼。

一上楼,欢喜的笑声就由远及近。

“好些时日没见大喜,你出落得越发俊俏了,真真是个娇人儿。”

妇人拉住了宋知琴的手,“怪不得二哥儿对你念念不忘,要是我啊,也恨不得早点把你娶回家呢!”

宋知琴眉心微蹙,随即就收敛了神色,唤句“禄婶子。”

四喜小声和七喜道:“这是陈时禖的堂婶,当初就是她来咱们家提的亲,说是二舅母大嫂的远方表姐。”

“这关系绕来绕去,就是说陈家和咱家也不全然是陌生人。”

七喜听得迷糊,一知半解。

“呦,这是四喜吧?”

禄婶子和宋知琴说了两句,又转向她身后两个女娃。

“是,小的也是我妹妹,叫七喜。”

“哎呦呦,”禄婶子啧啧有声,“还是你家的底子好啊,姑娘们各个都长得标致。”

“婶子,让大喜过来这边坐吧。”

锦衣阁的二楼很大,只在靠墙一面摆了各色绣布和锦缎。

临窗的一边放了几张圆桌,供客人们商讨歇息之用。

陈时禖就坐在桌边。

“二哥儿啊,你这是等不及和大喜说话了啊!”

禄婶子促狭说笑,陈时禖的脸红了半边。

宋知琴倒是面色如常,带着四喜和七喜走了过去。

“禄婶子,陈二哥,怎么没见伯母?”

陈时禖的父亲和母亲都比宋冬来年长,宋知琴一贯以伯父伯母称呼。

“她今日临出门时头晕得厉害,但又说约了你做衣裳不能不来,二哥儿劝说好久才让她在床上歇下,她又怕怠慢了你,特特央了我替她来呢!”

陈家村的卢氏一族,据说出自涿州范阳,本家乃是高门望族。

卢氏的父亲是个秀才,在族里有些地位,也很受村民敬重。

虽说他们和卢氏本家早已出了五福,甚至连旁支都算不上,但总归还是姓卢。

也因为如此,卢氏对人颇有几分傲气。

加上生了个会读书的儿子又是少年童生,卢氏行事就有几分高人一等的架子。

爽约落人话柄这种事,她是万万不会干的。

尤其是在未来儿媳妇面前。

定亲三年,宋知琴早就将这位婆母的性子摸得一清二楚。

她没有开口,只是微微颔首。

陈时禖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如何开头。

他平日里也很少和姑娘搭话,素日往来的都是书院同窗,常聊的也是些时文杂句。

这些话题,宋知琴应该不会感兴趣。

禄婶子扬手喊人,让锦衣阁的伙计拿了先前看好的布料过来。

她一匹一匹的说着色泽质地,以及可以制成的服饰。

滔滔不绝。

宋知琴耐着性子倾听,不时附和几句。

四喜和七喜却坐得无聊。

禄婶子话头一顿,对陈时禖道:“你一个小哥儿,对这些也不懂,两个妹妹坐着甚是无趣,你不如带她们下楼逛逛。”

“晚点你再带她们回来,咱们一起去用午食。”

四喜才不想和陈时禖待着。

但她知道,如果没有人领路,大姐不可能放她和七喜下楼。

四喜立时道谢,还拉起了七喜。

“谢谢禄婶子,有劳陈二哥。”

七喜听到可以出去逛,也很开心。

宋知琴有些不放心。

禄婶子劝慰道:“二哥儿不是胡来的性子,就在楼下街市走一走,有他带着你两个妹妹,没事的。”

宋知琴也知四喜和七喜在这里坐不住,叮嘱几句小心,放她们下了楼去。

七喜走到街上,再次抬眼,看向上方的牌匾。

那日宋冬来听到锦衣阁这个名字,面色十分凝重。

这家店肯定不一般。

七喜甩了甩袖子,小壁虎探头出来。

她指了指楼上。

小壁虎摇头摆尾地窜了出去,噌噌地攀到楼柱上,从窗户里爬进了屋内。

陈时禖心中纷杂。

一边担心禄婶子是否能顺利成事,另一边又害怕事情做得太过,超出控制后横生枝节。

心乱如麻间,他也顾不得招呼四喜和七喜,只带着两人漫无目的地游逛。

走了一刻多钟,七喜在一个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