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1 / 4)

沈子衿牵着东宁的手,他俩要出门,身边自然有人跟着。

白枭被楚昭指给沈子衿当侍卫,虽然年纪小,但他一个能打十个,居家旅行必备,小东也一起,东宁带了个宫女,王府其余侍卫散在人群里暗中保护,并不张扬。东宁从小养在深宫,从未上过街,骤然见到如此热闹繁华的烟火市井,立刻被攥住了心神

花花绿绿。摩肩接踵的人,数不清的商铺小摊,琳琅满目的货,他只有一双眼睛,目不眼接,这个也想看,那个也不想错过,顿时非常忙活。至此,他才终于显露出点与年龄相符的小孩儿样

但他看归看,牵稳沈子衿的手,并不到处乱跑

沈子衿带他逛了几家铺子,买了些民间常见的小玩意儿,东宁爱不释手,一直到新悦茶楼,整个眼珠都是亮堂堂的,对沈子衿也更加真心实意亲近了许多。他们在茶楼要了个包厢,见到了那对卖唱的兄妹

兄妹俩不是什么名角,只是卖艺养家糊口,哥哥带着把便宜老旧的琵琶,妹妹唱曲,长相不算出众,但琵琶和歌声相得益彰,娓娓动听,难怪最近闯出了名气,确实有真本事。两人穿得很干净,但布料肉眼可见粗糙,不知浣洗过多少次,边缘已经褪色,泛起了淡淡的黄,针脚也很简陋,应当是自家亲手做的衣服。沈子衿多常了些银子,兄妹二人千恩万谢,就在他们包厢里供贵客点曲

沈子衿和东宁品茶吃点听小曲,等着白君行

过了一阵,沈子衿在街头看到了白君行走来的身影

然后白君行被一人拦住了,在搭话

白君行停下了脚步,沈子衿本以为只是街头碰上熟人随便聊两句,可很快发现不对劲。

白君行的表情从漠然到蹙眉,逐渐变得不耐,他侧身要走,动作非常明显,那人居然挡住了去路

嗯?什么情况

沈子衿慢慢放下了手里的茶杯。

接着他就能肯定,白君行确实被人找麻烦了,因为白君行绕开那人往前走,那人竟然死皮赖脸跟上。先前此人背对着沈子衿,这一转身,沈子衿才看到了他的正脸,神情狂傲散漫,讥讽薄涼

不是善茬

光看表情眼神,还有白君行的反应,就知道他嘴里不会是什么好话。

白大人或许需要自己解围

动身前,沈子衿问了句:“跟着白大人的是谁,你们可有人认识?

白枭探到窗边只扫一眼,就笃定:“崔倾山,王爷要巡防营各个将领的消息,我看过他画像。

沈子衿一顿,不等他想什么,耳边白枭就哇地一声:“这人好生无礼,居然对白大人说,'你长得这般好看,放软骨头哄哄人,加官进爵指日可待,不比自己苦熬强?大可跟了我,免得浪费好皮黩'沈子衿诧异:“这你都能听见?

要知道他们不仅在二楼包厢,还跟白君行隔了大半条街,

白枭指了指自己眼睛:“看到的,我会唇语。

东宁轻轻赞叹一声:“六哥府里真是人才济济。

被漂亮的小妹妹这么夸,白枭不好意思挠挠头

沈子衿注意力却已经完全不在屋里了:崔倾山好男色?这是他先前不知道的消息

是崔倾山想找白君行的麻烦,所以嘴上胡言乱语,还是真的对男子有意思,试一试就知道了。

新的变量让沈子衿把两天的方案原地搁置,什么叫无巧不成书,这就是

好的谋局不是看复杂程度,而是看结果,只要达到目的,就是妙招。

崔倾山拦住白君行大放厥词,可以是当街辱没朝廷命官,却也可以是同僚之间调侃玩笑,掀不起一点水花但如果白君行的位置换上身份特殊的人,那就不一样了

比如从白大人变成......秦王妃

朝官们即便有不把奏王当回事的,碰了面也得行礼,假模假样说上场面话,衣冠禽兽,装蒜最有一套。如果崔倾山公然辱没皇亲,这分量就不一样了。

沈子衿绝不会放过送上门的机会。

他眼珠一动,落在了屋内抱着琵琶弹得认真的兄长身上

沈子衿计上心头,弯弯嘴角,摘下腰间玉佩:“乐师,我用玉佩换你这身衣裳和瑟琶,如何?‘

把他们卖了都买不起的上好玉佩,但凡犹豫半秒,那都是对钱的不尊重

片刻后,卖艺的哥哥坡着件他从没穿过的好衣裳,笑眯眯牵着妹妹打道回府。

泼天的富贵砸下,他们可以回家好好敬孝侍奉,不用再为一两个子儿犯愁了。

茶楼内,沈子衿去了隔壁包厢换衣服

毕竟东宁明面上还是女孩,还带着丫鬟,即便只换外衣,也得避嫌

沈子衿卸掉了头上的银簪银冠,让小东帮忙用木簪挽了头发,褪下了上好的苏绣外衣,披上了农家自己缝制的粗布衣裳。换衣服并没有花掉多少时间,很快,沈子衿以全新装扮登场,都说美人哪怕套个麻袋也还是美人,今天大家算是长见识了沈子衿肤白唇红,非但没有被粗布掩去颜色,反而显得姿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