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13)

沈子衿从前无论读书还是上班,都没机会旅游,如今漫步在古代街头,颇为新鲜。

大齐刚经过了两个明君盛世,因此尽管现任皇帝无才,但家底子还在,败了这么多年还没败完,京城依旧繁华热闹,各类店家商铺应有尽有,外邦商人来往,奇货琳琅满目,教人目不暇接。

别人旅游去古镇,我直接到古代。

沈子衿感觉自己周身的病气和沉闷也一扫而空,弯弯嘴角,一时呼吸深了,偏头轻咳了两声。

他近来气色不错,一咳嗽,面颊因为气息不匀漫上红晕,路过的人都忍不住看他一眼。

走出三步,回头再看一眼。

乖乖,哪家的郎君,长得也太漂亮了。

惊为天人!

而且这个天还穿的这样厚实,想来是身体不好,刚才轻咳两声,宛若柳树轻摇,飘飘晃进人心坎上。

弱柳扶风,我见犹怜。

沈子衿咳完,压下喉间不适,一抬头,发现众人都在看自己。

沈子衿:?

众人连忙移开视线,假装无事发生。

沈子衿问侍从:“我脸上有什么脏东西吗?”

侍从快速扫了一眼,又乖乖垂头:“没有。”

好吧,方才那些人的目光也不带恶意,沈子衿略过了这个小插曲,继续放松心情散步。

除了招牌颇有风味的商铺,路边小摊也是藏龙卧虎,东西不少,就比如那边的糖人——

咦,等等,好像不是糖做的。

沈子衿本来只是走马观花,视线倏地就被拉了回来。

他走到摊边,看着人偶的材质,怔愣半秒后有些不可置信地上手摸了摸。

橡胶!?

侍从正绞尽脑汁想着该怎么弥补,看沈子衿对娃娃感兴趣,见缝插针凑上来:“世子对橡胶玩偶感兴趣?”

摊主一看来生意了,也积极介绍:“公子尽可上手瞧瞧,我这批货无论做工还是用料都是一等一,胶是从南疆密林运过来的,好得绝对没话说!”

大齐居然已经开始大面积使用橡胶了吗?

沈子衿惊疑不定,捏了捏小娃娃,橡胶能充足到做这些小东西,那么想必早已经运用在了防水等利民项目上,要知道在他生活的世界,东方对橡胶的应用也是近现代才开始推广。

原著中也没从哪儿看出大齐很先进啊?

这时候,正好有马车缓缓行过街道,沈子衿飘忽的视线落在车轮上,发现车轮外竟然也裹了橡胶。

沈子衿手一抖,把娃娃的笑脸捏变了形。

摊主还在积极介绍自己的货:“这边还有各种玻璃娃娃,也非常好看,您瞧瞧?”

……大齐的制造业比他想象中更厉害,玻璃能在民间流通,冶炼工艺也很好。

淡定,淡定,估计是谁无意中发现了树木中可开采橡胶,这在古代完全能实现,加上本来就是架空的世界,逻辑能够自洽。

沈子衿深吸口气,让侍从付钱,把娃娃买了下来。

他松开力道,变形的橡胶娃娃表情复原,沈子衿刷新了对大齐的认知,说服了自己,而后继续向前。

在路过京城内最大的药堂时,一阵刺耳的小孩儿哭闹声哇哇震响,刺得路过的人都忍不住揉了揉耳朵。

无论哪个时代,儿科诊所都是鸡飞狗跳的模样,沈子衿很理解。

但就在他即将把药堂甩在身后时,他听清了小孩儿撕心裂肺的嚎啕。

“呜呜呜我不要打针,哇哇哇我不打针!”

沈子衿:“?”

他怀疑自己耳鸣,或者听错了。

但双腿不听使唤,硬生生停下脚步。

沈子衿直愣愣扭头,不由捏紧手里的娃娃:是不是针灸,小孩儿说成了打针?

橡胶玩偶在他手里吧唧吧唧。

沈子衿告诉自己不可能是他以为的那个打针,但他身体很诚实,还是忍不住踏入了药堂,想要亲眼确认。

然后他就看到了大夫拿着针管,钳住小孩儿手臂,精准一针扎了进去。

沈子衿:“……”

制造业强一点,所以出现针管和药剂也是合理——个鬼!

架空也要讲究基本法,这绝对不是古人能有的东西和技术!

柔弱的沈世子一把将侍从大力薅了过来,在侍从懵逼脸中发出灵魂质问:“大齐哪儿来的注射器!?”

他在震惊中还记得压低声音,已经实属不易。

侍从被吓了一跳,衣领勒了脖子,呼吸不顺,加上世子面色是从未有过的可怕,吓得他有什么说什么:“大、大约两年前一位神医来到军营,带来了许多神奇的东西,包括止血钳、注射器等器具,还有青霉素、阿司匹林等药物……”

沈子衿瞳孔剧震!

他震惊地松开手,侍从嗓子得到解放,说话更顺畅了:“现在这些药被称为新药,配方只有皇宫和军营有,成品药有一部分流入大药堂,药堂得向官家争取售卖资格,人人都知道呀……”

说到此处,侍从一个激灵,闭了嘴。

新药的价格不便宜,目前只有富庶地带的大药堂才能找到,大夫也不给随意使用,把控得很严,但侯府当然没穷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