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光明顶(32)(1 / 3)

成昆已死, 方思阮却并未感到多开心,只怔怔地看着他的尸体出神,一时间千百种滋味萦绕于心间。心头大患今日得以除去, 她本该是感到畅快的, 但此时却又心生凄凉之意。

冷风刮过,面颊微冷, 方思阮忽然想起了李月娘。她死前曾声嘶力竭地诅咒过成昆, 今日成昆已死,她泉下有知,是否能够感到些许的安慰?

但这些都是假的。

斯人已逝, 能得安慰的也只是在世之人……

“姐姐, 你没事吧?”

身后传来周芷若急切的询问,将她从惆怅的情绪之中抽离出来。

她乖乖地听从方思阮的话, 始终紧闭着眼睛, 等得心中焦灼。她并不知晓具体情势如何,只听拳拳到肉之声, 气流卷起地上的尘土,扑到她面上。

在这场打斗之中究竟是姐姐占了上风, 还是那个陌生的中年和尚胜出一筹?

不知过了多久,打斗声终于停止。

胜负已分。

周芷若忍不住摒住了呼吸, 却久久没有听到方思阮的声音,她一时心急, 忍不住开口去问。

“没事了。”方思阮走到周芷若身边,扶上她的肩, “芷若,你睁眼吧。”

周芷若小脸雪白,有些被吓到, 睁眼后上上下下扫视了一遍方思阮,见她无碍,才彻底放下心来。

方思阮重新牵起她的手离开此地,徒留成昆的尸首于林间……

后续的路途中再无意外发生,方思阮顺利地将周芷若送至周子旺身边。周子旺事务繁忙,好长一段时间都没见过女儿了,一家人得以团聚,自是喜不自胜。

她在他那儿留下,稍作休息了几日,趁此机会又在他的势力范围内巡视了一番。这一次起义,吸取教训,并未像十年前那般自立为王,只在暗中谋划笼络当地英豪。

只待时机成熟,方思阮下令,明教各地势力便揭竿而起。

此时,各地起义络绎不绝,元军集中打击的几股势力都是自立为王的。像明教底下的这几路起义势力,元廷根本没放在心上,或者可以说是根本顾不上。

周子旺平时严格约束手下,当地民众都颇为拥护他。

留了几日,方思阮便离去了。

……

方思阮没有想到她这一路,尽是遇到老熟人,离了周子旺地界,便遇上了一支蒙古兵。为首之人正是王保保,十年前她曾答应嫁予他,最后却跟随莫声谷逃婚离开。

一别经年,他面上多了些风霜,与十年前潇洒倜傥的那个汝阳王府小王爷相比,整个人成熟了很多,眉宇之间多了抹坚毅。

见到方思阮的那一刻,王保保轻易地就被击溃。他当即下了马,挥手示意后面的蒙古兵原地休整,死死地盯着她。

整整十年,他以为自己再无可能见到她了。

他心里有很多话要问她,却都阻塞在了喉间,只深深道了一句:“你骗了我。”

方思阮淡淡道:“你不是也对我有所隐瞒吗?”

王保保惊讶道:“什么?”

“当年在中岳神庙时,我们遇见的那群贼和尚,莫......莫七侠最后特意留下了个活口,那个脸上带有刀疤的和尚为了活命,说出他们受人招揽去到中岳神庙,杀了原来庙里的和尚取而代之。正当他要说出幕后主使之时,却又自尽而亡......”

方思阮说到此处,看向王保保的脸上,目光所经之处,如有实质,犹如针扎般刺在了他的脸上。

王保保眸光一闪,并未反驳。

她继续分析道:

“那刀疤和尚明明贪生怕死,前一秒还跪地求饶愿意供出主使之人,后一秒就自尽而亡。原因就是他从你腰间的玉带钩上认出了你的身份,怕连累到自己家人身上。就是你后来交给我的那枚玉带钩,那就是你的身份凭证,不止你的父王能够确认你的身份,连你的属下也是。

以你的身份,自然不会与他们这群小喽啰打交道。

那群贼和尚实际上是受成昆招揽,投在他的门下。成昆潜入少林寺已久,有意谋取少林寺掌门之位。只是少林寺寺规森严,每收一位弟子都对他的出身来历调查得清清白白。所以,他就另寻他法,让群江洋大盗顶替外庙和尚身份,再拜他为师,只待时机成熟,推他上掌门之位。

成昆为你们汝阳王府做事,直接受命于你。你是想掌控少林,捣乱我中原武林。”

王保保略一迟疑:“阮妹,你是从何处......”

方思阮打断他:“你只须回答我,是与不是。”

王保保不知她是从何处得知此事,但他无法辩驳,自嘲一笑:“不错。”

方思阮呼出口气,神情有些微妙:“我是骗了你,但你也对我多有隐瞒。我们两不相欠。”

他沉默片刻后再问:“我们就再无可能了?”

方思阮回他:“从无。”

王保保沉默,负在背后的手攥作拳,手背青筋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