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易中海聪明反被聪明误(2 / 3)

不承认也得承认,他顶着一张充满了苦涩的脸颊,只能在心里怨天尤人。

“你们两个人应该想到了,就是钱的事情,截留钱款的案子破了,李玉兰也死了,她的后事,我们会依着她的遗愿来自行处理。”

“书记,我是她男人,虽然她做了对不起傻柱的事情,截留了傻柱的生活费,但这件事也有我易中海的责任,是我大意了,您说说,这么多年,我怎么一直没发现她居然能背着我做下这般恶事情,得亏傻柱命大,养活了雨水,要不然咱们轧钢厂也不会出一个大学生,我媳妇的后事,不麻烦部门了,我来负责。”

讲述到这里。

易中海开始了他的表演。

幽幽一叹。

“虽然她做了截留傻柱生活费的事情,毕竟是我结婚了几十年的老婆,谁都可以说她不好,就我不行,这么些年,任劳任怨,我知道她为什么这么做,她之所以收着,不把这些钱给傻柱,应该是傻柱那会儿年轻,而且刚参加工作,手头上的钱太多,容易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就想着先为傻柱把钱存起来,没想到习惯养成了自然,忘记了把钱交给傻柱。这件事,也怨我,怎么没有发现她这么做啊!”

最后一声叹,充满懊悔与自责。

这要是换成别人,指不定就信了易中海的鬼话,以为伪君子真为一大妈好,出于夫妻感情的为一大妈开脱。

不仅忍受着人们的误解,还要默默的承受着人们的埋怨。

简直就是老好人的典范!

易中海这个王八蛋偷换概念的把戏,玩的炉火纯青,他把截留钱款的原因,硬生生说成了在替傻柱存钱。

因为只有这样,易中海才能显示他对一大妈的不理不睬。

否则这理由,真的很难站住脚。

可惜在场的这些人,除了傻柱,全都是在仕途上摸爬滚打的老油条。

易中海的套路,对外人来说,有可能会成功,对在场的这些人而言,就是小孩过家家的把戏。

没那么容易受人哄骗。

想想易中海这一年多在轧钢厂的那些辉煌往事,这么说,便也在情理之中,要不然在场的领导们都要怀疑易中海是不是易中海了。

“眼睁睁看着何雨水没有饭吃,眼睁睁看着何雨柱为了让何雨水吃饭,带着妹妹在外面捡垃圾,这都是为了何雨柱考虑?”李副厂长的声音,提的很高:“易中海,你这是将我们当成了三岁的孩子?人都快饿死了,还担心人家钱大手大脚,还要替人家存钱?”

易中海没说话。

不回答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李副厂长的话,说的很对,易中海,这里没有三岁的孩子,我们会将你的意思,如实转述给派出所的同志,至于他们采纳不采纳,是他们的事情。”

易中海知道轧钢厂不出面。

派出所那头压根不会搭理易中海。

一大妈死了,后事都不让易中海张罗,无形中佐证了那句‘如有来世,不嫁易中海,嫁鸡嫁狗都比嫁给易中海强’的话。

想借着给一大妈料理后事这件事,竖立深情男人的人设,否则刚才也不会给出那些开脱的理由。

有借这事保命的想法。

秦老实可不怎么喜欢那种对媳妇不好或者将媳妇当累赘的人。

“书记,我媳妇的事情,外人不说什么,人家只会说轧钢厂九车间职工易中海的媳妇,刚才的通知函上面,也是这么描述的。”不死心的易中海,换了套路,拿轧钢厂的荣誉说事,“我担心这件事会影响咱们轧钢厂的声誉,我想为轧钢厂的名誉做点什么事情,补救一下。”

几个领导。

在听了易中海的话后。

各自对视了一眼。

大约过了一二分钟。

统一了意见的他们,由书记给出了答案。

“易中海,你这种为轧钢厂名声考虑的做法,很不错,你提出要为轧钢厂荣誉做出贡献,我们要是不让你做,显得我们浇灭了你为轧钢厂做好事情的希望之火,是这么一回事,为了你易中海,我们决定将一件重要事情交给你,轧钢厂最近有些孩子缺乏营养,我们也想了一些办法,但还有一部分缺口,具体多少钱来着,马副厂长说一下。”

“书记,我算了一下,高中、初中、小学的孩子加起来,差不多有一千人左右,咱们那会儿制定的方案,是一个孩子补贴五毛钱,易中海同志这么高的觉悟,主动要帮轧钢厂分担负担,给孩子们的补贴,就可以变成一块钱,两个月之后,上级的拨款就下来了。”

易中海傻了眼。

剧本不对。

或者说易中海道德绑架的套路,成了适得其反的典型。

书记等厂领导,并没有顺着易中海的意思,将一大妈的后事交到易中海的手中,而是给了易中海一个帮扶的机会。

一千个孩子,一个孩子一个月五毛钱,连续帮扶两个月,这他m就是一千块。

傻柱什么想法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