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27)

纪明达却没为温从阳的态度欣喜,只觉得有些腻。

那处……还是很不舒服。

且他明明瞒着她在别处藏了人,竟还能对她……动意吗?

不过,她也不是为了这人的心才嫁他。

掩下不喜,纪明达温声笑道:“大爷穿的还是晨练的衣服,是不是换身衣服,再去请安?不然,晨练了这么久,也怕身上不干爽,不舒服。”

温从阳便摸了摸自己的后颈。

他根本就没有晨练,自然没出汗,身上差不多都是干的,只……沾了些如蕙姐姐的泪。

再细想他借口晨练是干什么去,温从阳反而开始冒汗,忙说:“是该换身衣服。”

纪明达便示意陪嫁的丫鬟同他原来的丫鬟一起伺候,自己进了卧房。

温从阳只管张手转身,一切都是丫鬟们服侍,根本没注意自己穿的什么。

他就在西侧间更衣完毕,纪明达从卧房出来,亲手给他戴上一个“冠上加冠”的白玉佩,笑问:“大爷,现在去吗?”

温从阳人已半傻,只能应声:“去……现在就去。”

纪明达便又理了理他身上的荷包香袋之类,换下两个,说:“都已经成亲了,请大爷不必怕晨起打搅我,咱们现在的院子并不小,也有前院,大爷何妨就在这里晨练呢?回来更衣也便宜。”

温从阳一时找不出拒绝的理由,只能喏喏先应了是。

王嬷嬷便欢喜地请大爷大奶奶出门。

从新房到张老夫人的理敬堂不算很近,中间要路过理国公府的正堂理宁堂。王嬷嬷不放心,想传个软轿来抬姑娘,却被纪明达拦住。

她说:“今日是去拜见长辈敬茶,坐轿也太不敬了。”

别说娘前夜才教过,让她先做好理国公府的儿媳和孙媳。便是娘没叮嘱,她也不会行如此无礼之事。

这话又让温从阳找回了几分心神,再看纪明达,果然还是那个恪守规矩、一丝不苟的大姐姐。

他并不喜欢这样的纪明达。可她身体不适都是因他……

温从阳当下便只有含愧,没有厌烦了。

但犹豫了一下,他也没劝纪明达坐轿。

他更不想这就被她抓住机会,又喋喋不休教导。

姑娘坚持,大爷也不劝,王嬷嬷只得亲手扶住姑娘,请大爷带路。

虽说这理国公府她们都熟悉,但新婚第一天,姑娘要做足规矩,她们不能拆台。

温从阳也着实没话能与纪明达说,便忙向前一步引路。

顾着纪明达身体不舒服,他走得不快,恰好能让人跟上。

一个领路,一个在后面缓缓地行,虽然不说话,可两人难得和睦共处这么久,又让王嬷嬷减了许多担心。

到底是亲表姐弟,从小一处长这么大的,小时候一个爱教,一个不服,所以处得不好,现在成了夫妻,当然和以前不一样了!

王嬷嬷便忙笑着给姑娘使眼色,让姑娘找几句话和大爷说。

纪明达只对奶娘轻轻摇头。

她在思索。

温从阳在院子里藏人,必是已与那丫鬟有了什么,说不定……是已有了孩子。他自幼做事便粗糙浮躁,长到十八岁也没改,他和丫鬟的首尾,怎么瞒得过舅母和外祖母?

外祖母与舅母……她的太婆婆和婆婆,是真的不清楚温从阳和那丫头到了什么地步,还是明明知道,却不管他呢。

不。

纪明达让自己停止怀疑两位长辈。

理国公府不会故意纵容子孙婚前弄出庶出的孩子,这太丢人现眼,也太不给安国公府脸面了。

而且,那可是看着她长大的外祖母和舅舅舅母啊……

就按想好的行事吧。

理敬堂与安国公府的安庆堂规制相仿,前后共有四进,第一进院子的垂花门下早等了许多仆妇丫鬟迎接。

纪明达快行了两步,走到张老夫人的心腹顾嬷嬷身前,笑问:“我没来迟吧。”

大半年前,顾嬷嬷因轻视纪二姑娘挨的那顿打早就好全了,但惹姑太太和老太太动了大怒,她也再不敢在小主子们面前拿大。再说,面前这位可是老太太的亲外孙女,理国公府阖家上门才求娶来的大奶奶,以后她的儿孙还都要在大奶奶手下讨生活。

她忙扶住大奶奶另一侧,弯腰笑道:“还有半刻钟才到时辰呢!大奶奶放心,一点都不晚!”

“那就好。”纪明达稍停,看了看自己身上无有不妥之处,才又问,“族里来人了吗,还是只咱们自家人?”

“老太太、老爷和太太怎么会委屈大奶奶今日就见外人?”顾嬷嬷忙笑说,“就只有自家人。”

“族中还有二堂叔、三堂叔几位,都是近亲的长辈,怎么能说委屈。”纪明达端方笑道。

从垂花门走过两重院落,她一眼也没看何夫人的陪房李桥家的。李桥媳妇几次想凑上去奉承,却根本找不到时机。他们的新大奶奶就像水泼不进一样,每次她要开口前,都先叫了别人说话,时间又掐得正正好,竟还没叫除她之外的人觉得是故意冷落。

她心里着急,忙看大爷。

可这等时候,大爷竟在走神,也根本没留意到她的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