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不服(1 / 2)

赵轶也不生气,平静道“本宫奉父皇圣令监国,于金銮殿开早朝,与文武群臣共商国事,诸位大臣理当全力协助本宫,治理朝政,可为何,有这么多人未到,是置父皇圣令不尊,还是无视本宫?”

“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叶辰安,张二蛋同时跪下,大声说道。

紧接着,王莆也缓缓跪下,高呼千岁。

其余的人都不约而同地看向庞玄策。

只见他缓缓睁开眼睛,望向赵轶,一言不发。

而赵轶负手而立,高高在上俯视着他。

两人的目光相接,仿佛两道无形的闪电在大殿中碰撞。

赵轶的目光清澈,犀利。

庞玄策眼神混浊,阴鸷。

不过须臾,庞玄策眼睛突然眨了眨,缓缓低头,双膝跪地,拱手沉声“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接下来,那些文臣武将才跟着跪下。

呼声在整个大殿中回荡。

这一刻,赵轶才真正体会到了君临天下的感觉。

“免礼!”

赵轶轻轻抬手,文武百官纷纷站起。

“本宫第一天开朝,他们就敢不来,这分明是想要给本宫难堪。”赵轶微微皱眉。

司礼监太监赶紧说道“殿下,镇远大将军还有武安王等说有病在身,不便上朝,故此告假……”

“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抬也要给本宫抬来,即刻传令下去,一个时辰之内还未到者,从今以后,都不必来上朝。”

赵轶语气略显慵懒,如同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在场的人却面面相觑,暗自庆幸自己来了。

“遵旨!”司礼监太监拱手之后,立刻退了出去。

赵轶环视群臣,朗声道“户部尚书可在?”

王莆踏出一步“回陛下,户部黄尚书正在国库!不仅是他,其他的几位尚书都在。”

“他们不来上朝,为何去国库?”

庞玄策缓缓开口“殿下有所不知,虽然京城附近的灾情解了,但是其它地方的旱灾,还有南方水灾依旧严峻,仅淮南行省,洪水泛滥,共有十多处决堤,危及数十个乡县,二十多万人,急需修缮。”

“还有兵部,拖欠军饷已经半年之久了,此外,刑部,礼部,吏部等都急着用钱。”

赵轶瞬间就嗅到一丝阴谋的气息,不动声色道“是吗?那他们准备从国库中拿走多少银子?”

“差不多三千万两!”庞玄策轻捋胡须,神态自若,三千万两在他嘴里说出来如同是三千文一般。

其实这些银子,他们早就盯上了,只差最后一步,将银子从国库中运出。

但人算不如天算,谁都没有想到夏皇会突然暴病,还将权柄交到赵轶手里。

赵轶嗤笑一声“那是本宫好不容易才搞到的银子,本宫不点头,任何人都别想从国库中拿走一两银子。”

庞玄策接着说道“殿下,这是内阁经过商议之后做出的决定,陛下亲自过目之后下发的。”

“父皇病重,总会有没看清楚的时候。现本宫奉旨,凡涉及军、政、民之大事,一应决断。尔等可还记得?想要银子,可以,让他们到本宫这里来拿!”

赵轶俯视群臣,冷声道。

“张二蛋,听令,立刻将他们全都抓过来。”

“是!”张二蛋行礼之后,大步走了出去。

没过多久,就听到大殿外,一阵嘈杂声传来。

随后,就看到六部尚书被张二蛋押了进来,一路上还骂骂咧咧。

他们一走进大殿,就极速走了过来,随意地拱了拱手。

“臣等,见过太子殿下。”

“跪下!”张二蛋厉声怒喝。

六部尚书微微一愣,迟疑片刻,还是心不甘情不愿地跪了下去。

“起来说话!”赵轶缓缓开口。

“谢殿下!”六人站起。

“听说你们都在要银子!”

“正是!”六人异口同声。

“你们一个一个说!就从兵部尚书开始吧!你想要多少?”

兵部尚书高仲贤拱手道“殿下,微臣所要之银两全都用于发军饷,一共一千二百万两。”

工部尚书余江北接着说道“殿下,我大夏北旱南涝,灾情严重,河堤需要修缮需四百万,灾民需要安抚四百万两,共八百万两。”

好家伙,这两家就去了两千万两。

赵轶的目光又看向其它人。

礼部尚书郑冀挤出一丝笑容“殿下,各地神庙损毁严重,急需要三百万两银子修缮。”

接下来,吏部尚书,刑部尚书都大倒苦水,都以各种理由又要去了七百万两。

赵轶面带微笑,一一听完,最后把眼神落在高仲贤身上。

“高尚书!我大夏共有士兵多少?本宫指的是实际人数,另外,欠每个番号的军饷又是多少?”

“殿下,这些微臣均以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