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虞时嫌碍事,赶走史徊(1 / 2)

一大早,承恩侯府就被宫里的侍卫团团围住。

前院已经呼啦啦地跪了一地。

他们自两代之前迁到湖宁,何时见到过此等阵仗。

面对那身穿红色蟒袍、手持拂尘的中年太监,他们莫说抬头,连呼吸都不敢太过大声。

心中既有慌乱,又有难以抑制的激动。

难不成他们远香楼的名声,这么快就已经传进了皇宫?

宋堂明和徐氏偷偷对视了一眼。

皆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同样的情绪。

看来他们都是这样想的。

宋堂明内心激荡不已,他又看了眼宠辱不惊、十分沉得住气的宋赐麟,眼中骄傲显而易见。

怎知那大太监压根就没把他们当回事。

他皱起眉,像看垃圾一样看了他们一眼。

随后拂尘一扫,转过身问他旁边的小太监:

“怎么回事,不是说九千岁在这儿吗?人呢?那老皇帝每日急得像要驾崩了一样,发多大的火儿?这次要是没把人请回去,我要被老皇帝唠叨得耳朵生茧了!”

小太监心里也很无辜。

自从九千岁大人离京后,师父天天都要听陛下念叨两个时辰。

昨夜收到溟部传信,师父更是激动到,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蹦了起来。

连夜就要赶路。

虽然九千岁大人信里内容仍言简意赅,但内容很清楚。

他是告诉陛下,史徊可以奉旨进京赴任了,什么时候说他人在这里了。

小太监挠了挠头,有些无奈地开口:

“师父,九千岁大人从没说过他在这儿啊。而且咱们本应该等您今早上了朝再出发,结果现在圣旨还没出来,就已经到湖宁了。”

刚说完,他就被师父扫了一拂尘。

“慌什么,圣旨已经在路上了,先宣了不就得了。就你这种实心眼子,日后还不被人玩儿死。”

说着,旁边已有人托着一个大红色托盘缓缓走来,上面盖着明黄色的绸布。

隐约可见那下面正是圣旨。

小太监揉揉生疼的肩膀,彻底没话说了。

要不然师父和九千岁大人关系好呢,都是先斩后奏的主儿。

这时,史徊被人领着远远走来。

他目光落在红衣太监身上,微微一愣,疑惑地问道:

“徐大人?”

徐善听到声音,瞬间就换了笑脸回过身。

“哎哟,史大人,您若想在湖宁小住,只需提前知会一声,何必屈尊住在这种地方呢?”

如此毫不掩饰地贬低侯府,宋家人也没一个敢吱声。

都得咬牙忍着。

宋赐麟稍稍抬头,给徐善记了一笔。

而史徊见到徐善这个态度,有些猜不透他的用意。

要知道,徐公公是出了名的笑面虎,很少有事需要他亲自出面。

从前见过他两次,每次都是表面热络,其实内里压根就不把人当回事。

今日是怎的了。

“这么热闹。”

正想着,一道温和又透着些笑意的嗓音响起。

只见是虞时和他的弟弟,虞棋一起过来。

徐善自坐上这个位置,还没有人敢在他面前用这种语气。

他笑容冷下来,连眼下的皱纹都显得凌厉不少,侧目朝虞时的方向看去。

第一眼,有些古怪。

第二眼,他的目光落在了没有易容的虞棋身上。

然后头皮炸了。

“溟——”

“老师,今天怎么这么多人,看他们这打扮,是宫里来的?”

徐善刚说一个字,就被虞时出声打断。

这一举动,令宋家上下,无不紧张地捏了把冷汗。

徐氏更是咬牙切齿,心里暗骂虞时看起来还挺精明的人,谁知竟是蠢货一个!

这是要把她侯府害死!

唯有宋赐麟,眼神中充满了审视,在徐善和虞时之间来回打量。

可他什么都没看出来。

因为徐善早已明白萧悯的用意,他此举是有意隐藏身份。

好在溟部平时不会以真面目示人,否则……

徐善想到这儿,目光顿时变得阴冷起来,缓缓扫过跪在地上的众人脖颈。

宋家人似有所感,忍不住缩了缩脖子。

最后一个到的,是梁栖月。

她敏锐地察觉到了气氛的异常,却也没有多问。

带着乘风给徐善行礼致歉。

徐善和梁恩行同朝为官多年,对后者有几分敬佩。

因此,他及时拦住梁栖月。

可在看向乘风时,眼中闪过一丝恍惚,随后朝乘风一笑。

“这位想必就是令公子吧,当真有他外祖的聪慧劲儿。怪不得能被史大人青睐,破例收为了学生。”

此言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