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杨睿安的第二封信(1 / 2)

得到陈厂长的一句承诺,刘语宁提起的心终于落下来一点,原路返回丝织厂。

回到宿舍,松懈下来后一天的奔波劳碌让刘语宁的肌肉也变得酸痛。

回想这一天,在几个部门里折腾,然后又是在小区里呆站,刘语宁其实感到十分疲惫。

但她没有马上休息,而是拿起了前两天借的书,开始学习了起来。

调令的事如今有了下落,那代表改革办很快就要正式运作,她也要做好知识储备。

这一点,刘语宁也是受杨睿安的影响。

不知道为什么,从京市回来后,刘语宁想起杨睿安的频率越来多。

在京市的时候,杨睿安告诉自己为什么选择不留在部队,而是选择继续读书。

一个是他认为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他也想投身于这方面的事业。

而他也觉得,人不能固步自封,要学到老活到老。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想要在时代的浪潮争有一席位置,必须要武装好自己。

从那刻时,刘语宁也暗暗下定决心,要向杨睿安看齐,不能懈怠。

现在身处改革办,对于她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每次浪涌时,站得在风口浪尖的,就能看到最好的景色。

刘语宁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但她也知道,首先还是得要自身硬起来。

经济、企业管理、国家政策,这些都是她要加紧学习的。

而对内,她也要尽快熟悉厂里各个部门、车间的情况和运作。

因为她也不知道,下一步,厂里会从哪里开始进行改革。

到时,或许又是一场硬仗。

刘语宁一边翻着书,一边仔细地做着笔记,浑然不知道时间的流逝。

新上任的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和陈厂长的见面过去了几天,刘语宁终于辗转得到了消息,调动的议案已经过会了。

接下来,就等各个相关部门走流程。

这个走流程也是一个艺术活,可紧可慢,可严可松。

所以刘语宁也不敢掉以轻心。

每天刘语宁准时踩点到各个部门早请安晚请安,只要见面都叫帅哥美女,嘴甜得要渗出蜜来。

几天交道打下来,各个部门也知道改革办这个新任的副主任够缠人的,又能放下身子,十足有耐心。

或许是刘语宁的诚心发挥了作用,又或许是刘语宁的缠人让人害怕,又或是刘语宁的职务让人不敢轻易开罪,组织部终于把调令弄出来了。

刘语宁得知消息的那一刻,也没有完全放心。

直到调令发到改革办,刘语宁才彻底安心。

第一步,终于踏出来了,起码把人聚集起来了。

当天,名单上的各人便陆陆续续地

而这一天,刘语宁又收到了杨睿安的第二封信。

刘语宁按耐住内心的激动和暖心,先聚精会神工作。

把改革办的员工集齐,刘语宁召开了一个简短的部门会议。

刘语宁召开这个会议的目的是让大家彼此认识认识,然后对人员的分工有个基本的安排。

大家初来报到,对刘语宁的安排没有太多异议。

改革办的首次会议就这样顺利地结束。

晚上回到宿舍,刘语宁继续自己的学习安排。

这已经成为她的固定日程。

刘语宁规定自己,每天无论如何都得抽出一小时进行学习。

所有其他的事,都得排在学习之后。

所以尽管十分渴望打开杨睿安的信,但刘语宁还是按耐住了。

为了避免自己手欠,刘语宁还特意拿一本厚厚的书,把信暂且压住,避免自己沉不下心来。

今天刘语宁给自己安排的学习内容是改革案例。

这是在全国范围内印发的案例汇编。

刘语宁觉得这其中必定有自己能够参考和学习的点。

一番学习之后,刘语宁深呼了口气。

以前自己只需要和绣线、绣图等一切和刺绣相关的事物打交道。

很多的时间,她都是在绣架上默默起针下线。

如今转换了赛道,她才发现自己很多东西都还不了解,而越了解得多,便越知道自己学得不够深入。

但她也记得杨睿安和她说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刘语宁,慢慢来,总会有迎头赶上的一天。

把学习材料放下,刘语宁受不了得用手给自己的双眼按摩放松。

一整天高强度的工作和学习,让她的双眼变得酸胀.

指腹的温度能让她双眼的肌肉稍微放松。

连续按摩了片刻,刘语宁才感觉自己的眼睛好了许多。

但她还是闭眼休息了一会才重新睁开眼睛。

打开双眼的瞬间,刘语宁的目光就不受控制地趋向压着信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