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繁华长安(1 / 2)

我岳父是李世民 张围 2719 字 6个月前

夜色笼罩了整个长安城,长安城的大宴也顺利召开了。

太极殿,两侧坐着的是大唐的文官和武将。

能谋略千里之外的文臣,能带兵纵横沙场的大将军。

彰显着大唐的最核心的实力。

武将中少了李靖,自从李靖北征突厥之后,交了兵权便开始闭门不见客。

李靖的名声响彻中原,面对突厥颉利可汗一战更是打出了大唐的实力,让周边小国都闻风丧胆的人。

在场的武将也都明白,李靖闭门不出的原因。

功高震主四个字就在头上。

如今君臣和睦,也是大家都乐意看到的场面。

据说陛下好几次私下去见过李靖,只是和李靖聊了什么大家都不清楚。

大宴之前,陛下就去见过一次李靖,帝王亲自上门慰问,即便是李靖放下了兵权,李世民还是很看重李靖的。

禄东赞站在承天门前与一群使者站在一起。

从这里朝着宫门看去,前方就是大唐权力的核心,太极殿。

有多少国策和谋略都是从太极殿开始。

那里是整个大唐最顶尖的存在。

禄东赞心中有些热血沸腾,终于要见到传闻中的李世民,终于看到太极殿了。

等待在承天门的使者都很安静,等着当今陛下的召见。

身为吐蕃的使者,吐蕃的大相,除了松赞干布交代的大事。

禄东赞对大唐陛下也有一种瞻仰的心思。

大唐的繁荣和强大,是多少其他小国羡慕都羡慕不来的。

这里太富裕了,太繁荣了,禄东赞多希望吐蕃也能够这样,可如今吐蕃还深陷战乱。

太极殿内,众多大臣和武将落在两侧,众人笑呵呵地聊着。

李世民扶着太上皇李渊坐在最上座。

如今李渊离开了太极殿,但李渊这个太上皇该有的待遇,李世民一样都没少。

李世民给李渊倒上一杯茶水说道:“父皇,这是玥儿的丈夫炒制的茶叶,儿臣喝过妙用无穷,父皇不妨尝尝。”

李渊拿起酒樽一口喝下点头说道:“有些苦涩。”

李世民解释道:“此物酒后饭后饮用最佳,稍稍品一口回味无穷。”

李渊又浅浅尝了一口,“确实好多了,不过朕还是觉得酒水好喝。”

李世民笑了笑不再说什么,和长孙皇后坐在一旁。

在座的还有不少李渊的儿子女儿,这些在封地的公主皇子也就是李世民的兄弟姐妹,在今日都回到了长安城他们也纷纷向李渊请安。

看着这些已经成人有了家室的孩子们,李渊笑呵呵看着点头。

这一次唯独李元昌没有来。

李渊也知道李元昌这小子不懂事,李世民只是把李元昌打发回了封地。

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这小子还敢揍朕的孙子,李渊也没有替李元昌说任何好话。

好一会儿轮到李承乾这一辈孙子轮流给李渊请安。

看李渊满面的笑容,李世民心情也好了不少。

儿孙都在,父皇就很开心。

有时候天家和寻常百姓家又有什么区别,李世民心中想着。

一个太监走到李世民身边说道:“陛下,诸国的使者都已经到齐了。”

李世民点头说道:“让他们都入殿吧。”

太监走到殿前高喝道:“召见各国使者!”

太极殿前百步之外又一个太监听到话语也高喝道:“召见各国使者!”

诸国使者纷纷走入承天门,上百名各国使者,走入承天门长长的一条队伍。

殿内,李渊皱眉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说道:“父皇,今晚只是宴席,不谈政事,明日朝会再谈政事。”

李渊这才稍稍点头。

各国使者进贡的礼物也被送到了殿前。

“吐蕃使者送上雪莲十株。”

“吐谷浑使者送上西域夜明珠三颗。”

“突厥使者送上宝玉三十枚。”

“南诏使者送上明珠二十颗!”

……

随着太监的一声声高喝,李世民笑着点头,送完礼诸国使者落座。

钟乐声响起,盛大的宴会正式召开。

长安内也开始热闹了起来。

商客来到长安城卖着东西。

旅客流连在长安城的繁华。

还有大人带着小孩在长安城逛着。

东市街巷的一个僻静的小巷中。

一顿晚饭李玥吃得最多,她和两个婶婶洗着碗筷,正低声说着话。

也不知道她们说了些什么。

之前刺客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张阳还在自家屋顶放了一些自己做的捕兽夹,就怕再有人在屋顶上走动。

半夜走在人家的屋顶踩瓦片怪吓人了,也太缺德了。

现在谁要在我家屋顶走